正文 中國石油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風險與防範研究(1 / 3)

中國石油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風險與防範研究

經濟研究

作者:張軍

【摘要】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進入了全麵發展時期,改革開放措施進一步加大。而經濟的持續發展勢必帶來對能源的更大需求,我國國內石油市場逐漸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麵。因此,我國各大石油公司積極開拓海外市場,而在海外投資過程中由於政治,經濟,文化等原因,投資麵臨各種各樣風險。本文分析了中國石油企業海外投資現狀,風險類型以及防範措施等。

【關鍵詞】 石油企業;投資;風險;防範措施

0 前言

從1993年以來,中國石油企業開始開拓海外市場,對外直接投資。而從中國加入WTO以來,經濟日益全球化,中國石油企業更是加快了其對外直接投資的速度。而由於各方麵條件的限製,比如第三世界國家戰亂頻繁,國際石油緊缺,文化差異巨大等原因,中國石油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麵臨各種各樣的風險。本文分析了這些風險的類型原因從而給出具體的防範措施,以促進中國石油企業的繁榮。

1 中國石油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現狀

1.1直接投資定義

對外直接投資,英文稱FDI,即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是現在主流的投資方式。它的核心思想是投資者直接控製國外投資企業,一般是投資者為了控製公司股份直接在國外建立或者收購企業。相對於國際間接投資,判斷一個投資是否是國際直接投資的最直接的方法是看投資者是否能夠控製一個外國企業。而這種界定的標準在各個國家都是不同的,每個國家規定的占有的股份值不同,但是10%的股份值界定被廣泛接受。

1.2為何要進行對外直接投資

1.2.1國內石油需求日益加大

從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速度加快,而對於石油的需求也必然加大。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原油逐漸緊缺,國內原油產量減少,開采難度加大。而作為一個工業化國家,大型重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特別是對石油需求大的石化工業和汽車工業,這樣的經濟組成結構在短時間內難以得到優化或者改善,同時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不僅僅是城市需要大量的石油,農村石油需求也大大增加。因此在往後的幾十年裏,我國對石油的需求隻會增加,不會減少。

1.2.2國際原油價格一路上漲

經統計,進入2000年以後,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身。平均每年上漲38.9%左右,而從2000年到2006年間,國際輕質原油價格上升了2.77倍。而持續上漲的原油價格大幅度消耗了我國外彙支出。

1.2.3石油國際競爭激烈

國際石油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尤其是大部分資源都被幾大石油巨頭壟斷,殼牌更是世界五百強第一。而歐洲和美洲等石油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都被這些企業占據,這幾年歐美輿論被“中國威脅論”所引導,中國企業想要開拓歐美市場更是難上加難。想要改變這樣的現狀,中國石油企業必須加強對國內市場的控製,其次也要積極謀求占據海外市場,開發海外資源。隻有走出去,才能真正與世界石油巨頭競爭。

1.3中國石油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現狀

我國石油投資始於1993年,發展到今天,投資市場日益廣闊,投資手段也日益多樣化,行業前景日益成熟。目前,我國石油的海外直接投資形成了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龍頭企業為主的格局,其主要投資地區為俄羅斯等中亞地區,南美洲國家,中東非洲地區,因為這些地區工業水平較低,石油儲存豐富,可以較多的用於出口。

1.3.1海外投資效益不明顯

盡管發展至今,中國石油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曆史已有20餘年,發展速度快,但是與國際著名石油公司,比如殼牌,斯倫貝謝等相比,淨利潤大大落後。經營效率低下,成本較高。海外投資的收益很難填取巨大的成本消耗。

1.3.2投資受政局影響較大

由於中國石油海外直接投資的戰略部署問題,主要集中在不發達地區以及第三世界國家,而這些國家在經濟落後的同時也往往伴隨著政局動蕩,這對中國石油海外直接投資的影響非常大。碰到戰爭發生時,很多大型項目不得不終止,損失嚴重。比如說受利比亞局勢的影響,中國石油企業在石油豐富的利比亞70%~80%的投資都處於虧損狀態。

1.3.3海外投資程序仍不完善

由於目前的海外投資主要以和國外石油巨頭或者石油公司合作為主,而海外投資程序的不完善導致有些項目審批過慢(目前需要30個工作日左右)或者不能通過審批,這樣中國石油企業往往需要支付外國石油公司巨額的違約費用。這大大損耗了我國石油企業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