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檔案管理之我見
高教論壇
作者:郭玉峰
【摘要】 高等院校中,工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學生檔案的管理工作,它具有較強的原則性質、服務性質以及政策性質。目前的高等院校在不斷的進行改革,高等院校在不斷的擴大招生的規模,學生檔案的管理工作很難適應形勢的變化,也就要求檔案的管理工作要進行改變。本篇文章分析了新的時期高等院校中學生檔案的管理工作,闡述了在新的時期高等院校加強檔案的管理工作的措施。
【關鍵詞】 檔案管理;高等院校;學生
高等院校中,學生的檔案能夠真實的反映學生在學校中的表現,是學校的校史以及檔案的組成部分,能夠將學校的教育業績進行很好的展示。目前,高等院校中學生的檔案主要包括:學生的名冊、新生的登記表、學習的成績表、學籍的變更材料、實習的鑒定表、受到獎勵與懲罰的材料以及畢業生的登記表等等。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後,社會中的單位企業並不滿足於這些檔案,他們希望可以了解學生在學校中更多的情況,如學生綜合的素質以及外語的水平等等。這些就要求我們在這些基礎材料的基礎上,將內容進行擴充,滿足社會的需求。
一、管理工作中的問題
學生的學籍檔案能夠全麵客觀的反映學生的情況,但是許多的高等院校受到傳統的模式以及觀念的影響,檔案的管理工作不能夠適應新的形勢,因此,分析當前檔案的管理工作中的問題,使檔案的管理工作能夠滿足形勢的變化是非常重要的。
(一)沒有意識到重要性
許多人認為,在現代的社會中,學生的檔案沒有那麼重要的作用,認為檔案隻是在計劃經濟的體製下形成的產物,現在的檔案隻是將原來的形式進行承襲沿用,在現在的市場經濟體製中,已經失去了價值。這種認識就造成了在進行檔案的填寫時,不認真的進行填寫,而且在對檔案的鑒定類似,基本上是相同的,同時還存在著造假的現象,這樣不僅使教育的聲譽受到影響,同樣也敗壞了社會的風氣,對社會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
(二)沒有統一的標準
目前為止,在檔案的管理方麵沒有統一的標準,對材料的劃分不明確,出現了應該收集歸入檔案的材料沒有收集歸入,不應該收集歸入檔案的材料卻被收集歸入檔案等現象,這就造成了檔案的材料非常零散、雜亂而且沒有實用的價值。因此,在檔案的管理工作中,建立統一的標準是非常重要的。
(三)管理的製度不夠健全
當前檔案管的管理工作製度不夠健全,檔案的管理工作具有較大的隨意性,送到相關人事部門的往往是雜亂無章的材料,在對材料的整理鑒別的過程中,浪費了工作人員的時間與精力。例如,有的材料需要負責人蓋章與簽字,但是負責人隻是簽字沒有蓋章或者是隻是蓋章沒有簽字;有的材料中甚至都沒有填寫時間;有的檔案在進行轉交時,沒有將檔案進行密封,有的檔案甚至沒有裝入檔案袋,由檔案的持有人直接的進行轉交。這些情況都違反了《檔案法》中的相關的規定,同時也能夠看出有些人沒有相關的法律意識。
(四)審查的力度不夠
學生的檔案管理工作也應該與其他的工作相同,應該對檔案的材料進行監督審查。例如高等院校的學生畢業時需要填寫相關的登記表,這些表格中涉及到成績的方麵,同時還有高等院校的鑒定、評價等方麵,在進行填寫時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學校在進行審查時要嚴格的進行審查。但是,現在的許多高等院校在學生填寫表格時,不進行有效的監督,在將表格收集之後,沒有進行嚴格的審查就放入檔案,這就造成了材料的不真實,使材料的可信程度極大的降低,也就不能夠全麵的了解學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