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軍校與部隊協作培養指揮人才的幾點思考(1 / 2)

軍校與部隊協作培養指揮人才的幾點思考

高教論壇

作者:來亮

【摘要】 信息化條件下指揮人才的培養是我軍人才建設麵臨的一項緊迫任務,而傳統的封閉式院校教育已不能適應新時期部隊人才培養的要求,必須以院校為主,疏通院校與部隊聯合培養的渠道,建立健全指揮人才培養機製,采取提前培養、考試選拔、考核促進、跟蹤反饋等有效步驟,造就大批高素質的指揮人才。

【關鍵詞】 軍校;協作;指揮人才

在新的形勢下,如何培養出既適應部隊任職需要,又能夠打贏未來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的指揮人才,是目前部隊和院校應該共同關注和解決的問題。培養高素質指揮人才,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涉及到部隊和院校兩大主體要素;包括學員從部隊到院校和從院校到部隊兩個基本過程;體現著入學、培訓、畢業和在崗等教育訓練階段和具體環節。這些要素、過程、階段和環節的有機結合,是實現院校與部隊共育指揮人才的前提。本文就初級指揮院校與部隊協作培養人才的方式上,談幾點看法。

一、部隊提前培養與院校入學把關相結合

在招生入學這個階段,實行部隊提前培養與院校入學把關,對確保指揮人才的生源質量,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隻有部隊培養而無院校把關,則學員苗子將難以有效地向正式學員轉變,如果隻有院校把關沒有部隊培養,這種轉變也缺乏基礎。因此,要確保生源質量,缺少哪個環節都不行。

部隊提前培養,就是對選定的學員苗子在入學前進行專向訓練。在這個階段,部隊工作做得如何,將直接影響著生源質量。因此,部隊應該采取上下結合的方法,評議和推薦學員苗子,真正把那些具有初級指揮軍官素質基礎的優秀士兵,確定為學員苗子。對確定的學員苗子,要按照全軍統一考試課目,進行軍事訓練和政治、文化教育,使學員苗子在政治、軍事、文化、氣質和身體素質等方麵,全麵達到招生的要求。

院校把關,就是院校根據統一的招生條件和錄取原則,嚴格把住由學員苗子成為正式學員的主要關口,以確保生源質量。為此,院校在招生過程中,主要應把好三關:一是考試關。文化考試由全軍統考,院校要選派優秀教員和招生幹部與部隊一道把好軍事課目考試關,對軍事課目不合格的學員苗子,應予以淘汰。二是複試關。對初步錄取的學員,按照總部規定的考試內容進行複試,對沒有達到規定要求的學員苗子,也必須淘汰。三是注冊關。對錄取的學員進行3個月軍事技能、體能基礎訓練後,進行全麵考核驗收,對各項考核成績合格的學員苗子作為正式學員予以注冊;成績不合格者,作淘汰處理。

二、院校嚴格施教與部隊協作助教相結合

要使入校學員成長為合格的指揮人才,關鍵在於保證教學質量。要保證教學質量,院校與部隊必須同時有所作為。因此,在培訓學員的過程中,必須堅持院校嚴格施教與部隊協作助教相結合。院校嚴格施教要著眼部隊協作助教的客觀需要,不斷充實和改進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部隊協作助教則在院校嚴格施教的基礎上,及時反饋部隊訓練的信息,提出優化院校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建議。從而建立起院校與部隊雙向參與的教學機製,使教學過程處於最佳的運行狀態,使教學質量乃至整個人才培訓的質量在不斷發現問題、不斷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