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大學英語學習方式的轉變(1 / 2)

淺析大學英語學習方式的轉變

高教論壇

作者:婁楊

【摘要】 我國傳統的教學方式都是填鴨式的應試教育模式,很難發揮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和創造性,也製約了大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高。因此,轉變傳統的英語學習方式,積極探索新的學習方式,對於英語教學改革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大學;英語;學習方式

一、傳統學習方式的主要弊端

我國大學英語傳統學習方式就是教師為主導的傳授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教學製度和教學方法存在較大的弊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被動性

受應試教育的深厚影響,我國傳統的英語教學非常重視英語知識的傳授,從小學到大學,無一例外,學校隻是一味地向學生灌輸大量的英語理論和英語知識,而不管學生願不願意接受,能不能夠接受等,英語教學缺乏樂趣,課堂上英語教師的講課也毫無生氣,索然無味,學生沒有自己的思維空間和想象空間,學生隻能被動的、機械的接受英語知識,缺乏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匱乏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二)單一性

單一性是指學生學習英語的方式和途徑比較單一,主要是依靠教師的傳授,沒有通過其他途徑包括網絡平台、媒體中介等多種學習渠道獲得最有效的英語學習資源,缺乏更多的學習途徑和手段;而且很多大學生都是孤立的進行自我學習,沒有與老師、同學之間進行相互交流和學習,缺乏社會性,脫離了整體,很難自我提高。

(三)知行對立性

受在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大學英語教師在英語課堂上都是照本宣科,一味地按照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進行講授,沒有生活感和現實感,學生都被封鎖在書本知識裏麵,缺乏社會實踐,沒有將英語運用到具體的生活之中,無法體現英語的實用性和實踐性,嚴重脫離了社會和現實生活,更沒有意識到未來世界和未來生活。

二、轉變學習方式所采取的措施

筆者認為,要想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可以采用下列措施:

(一)更新教學觀念

學校應該更新教學觀念,改變傳統落後的教學思想,以人為本,把學生放在教學的第一位置,以學生為中心,教師隻是起到輔助作用,為學生答疑解難,幫助學生製定正確的學習規劃,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適合學生自身情況的學習方式。改革教學課程,搭建促進學生全麵發展的課程體係和考核體係。學生與教師之間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在整個校園內容形成和諧、平等、民主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學生感受到人文關懷,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師應該關注學生自身的發展,及時關注學生的變化,引導學生善於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教師高尚人格的魅力,進而提高自身的人格修養和道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