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語文課堂的生命力(1 / 2)

語文課堂的生命力

教研探索

作者:王翠玲

【摘要】 形象、生動、有效的情景創設有助於提高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靈活的思維,更有利於師生之間產生共鳴,從而促成和諧課堂氣氛的形成。優美的情景創設應以為課堂鋪設為基礎,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為目的,以成為課堂有效資源為原則。

【關鍵詞】 語文課堂;情景創設

新課程改革倡導的三大基本理念是關注學生發展、強調教師成長、重視以學定教。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和傳統教學課堂之區別不言而喻,其核心是新課程改革促使課堂充滿了鮮活的生命力。正如著名人本主義教育家羅傑斯說:“凡是教師能夠講述、能夠傳授的知識,多半是死的、凝固的、無用的知識;隻有學生自己發現、探究的知識,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識。”如何使語文課堂充滿生命與活力?我一直在懵懂中不斷地學習、追尋。

一次機會,聽了西北大附中徐殿東老師的一節《浩然之氣》。讓我很受啟發,甚至是心靈的一種震撼。

一、引人思考的情景創設

形象、生動、有效的情景創設有助於提高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靈活的思維,更有利於師生之間產生共鳴,從而促成和諧課堂氣氛的形成。優美的情景創設應以為課堂鋪設為基礎,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為目的,以成為課堂有效資源為原則。僅把情景創設當成是上課的一種任務或形式,不但不能形成課堂有效、生動的資源,還會影響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所以,情景創設不是一節課簡單的開頭,應是一節課美妙的開始。

徐殿東老師這節課的情景創設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小悅悅事件”作為一條新聞,隻是被人們當作茶餘飯後的閑談與斥責。人們隻是根據自己簡單的想法去作評論,很少有人對它作深刻的思考。徐老師將它作為自己這節課的教學設計,既能引發學生關注新聞、關注生活,更能讓學生從中思考社會、思考人性、思考自己。新課程呼喚科學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歸,語文教學更應該在日常生活環境中發現、挖掘學習情景的資源。學習隻有和生活結合起來,才能凸顯它的生命力和價值。這個情景創設是用傳統的經典文化詮釋現代的熱點新聞,既給課堂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也較為輕鬆地激發了學生的思維。

教學的境界不就是教師微微為學生打開一扇窗,引發學生自己去發現和欣賞外麵的風景。徐殿東老師很巧妙地做到了這一點。

二、生動靈活的教學課堂

之所以用生動二字,是因為徐老師把新課程要求下的一些抽象的新理念給我們形象的演繹出來。他的課堂很明顯地映射和閃耀著新課程理念的光芒。《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指出,學生應該從一下五個方麵獲得發展,即“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應運、拓展”,發現、創新“。這些概念既清楚又模糊,是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應該具備的能力。如何實施能力培養,是每個語文教師備課時的思考和目標。

徐老師的教學設計很清楚的涉獵了這幾方麵的要求,並且環環相扣,緊密相聯。每個環節中,徐老師都通過一種激發與調動傳達知識和思想,將理解、品味、思考這些語文閱讀中必須必備的素養,不露聲色地滲透到每個環節當中。既然是理解,那就應該眾說紛紜;既然是思考,那就應該有靈動的閃現;既然是探究,那就應該有問題的延伸。整個課堂也彰顯出生命的活力,教師和學生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合作、探究,讓我們感受到的是濃濃的幸福和快樂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