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優選玉米雜交品種的方法
教研探索
作者:鮑玉守
多年來,就我國而言,玉米生產重產量、輕質量的問題較為突出,降低了作為大眾農產品在市場經濟中的商品率和競爭力,玉米生產中存在著品種結構不盡合理、產品質量不高等問題。因此,選擇高產、優質、抗病、耐密的接班品種已成為玉米生產中的突出問題。
一、用科學的方法優選玉米品種
1.選用已經審定的品種。農民朋友在購買種子時首先看看經銷種子單位有否該品種的審定證書或正式文件的介紹,否則不要輕易購買。
2.選擇“三證”、“一照’。所謂“三證一照”就是指種子部門發的“生產許可證”、“種子合格證”、“種子經營許可證”及工商行政部門發的“營業執照”,還應注意發證時間、法人代表是否一致等。
3.品種適區對路。選擇的品種成熟期要適合當地的生態條件,保證常年能夠完全成熟,平均安全成熟保證率達到95%以上。但不能盲目選用生育期過長不適合當地有效積溫條件的品種,防止越區種植。應先將所種植區內的基本條件了如指掌後,再拿它與品種介紹的積溫要求對號人座。
二、玉米種子質量的鑒別
玉米種子質量的鑒別,方法鑒別種子質量的好壞實際上很複雜,一般來說可以參照下列幾點進行鑒別。
1.純度影響玉米雜交種純度的雜株,一類是混雜株,一類是母本去雄不徹底造成酶母本自交株。前者的粒型、穗型與典型雜交種有明顯區別,易區分;後者從形態上與雜交種無法區別,但由於接受的花粉來源不同,子粒胚乳層的顏色及透明度有不同表現。這種父本性狀在雜交當代直接表現的現象稱為花粉直感。據此,可直接將雜交粒與母本自交粒區分開米。普通玉米雜交種,子粒類型可分為馬齒型、半馬齒型和硬粒型三種。雜交種的形狀、大小一般都像母本種子。一般一個製種區的玉米雜交種形狀大小比較均勻一致,購種時應注意;種子的大小、色澤、粒型、粒形等差距較小,且很近似,這種種子多數純度較高。如果種子的子粒大小、色澤、粒型、粒形相差較大,說明這個種子的混雜率較高,這樣的種子,一般不要買;凡是多數與您認識的品種固有的顏色、粒型、粒形不同,這樣種子是假的或劣的可能性大。
2.發芽率主要看種子在保存過程中有否黴變、發爛、蟲蛀、顏色變暗等情況,打開種子包有一股黴味,說明這種子已變質,發芽率不會太高,不要輕易購買。購買時看種子有無光澤主要是判斷種子的新陳。色澤鮮亮是新收獲的種子,色澤較暗的種子可能是隔年陳種。在大田生產中,種子發芽率達不到85%多數是不能用的,或者需要加大播種量。
3.幹濕度凡種子潮濕,都有可能發黴變質。在買種子時,你可先將手伸人種子袋,根據直感判斷種子的幹濕度。凡是無味且有清脆的感覺是比較幹的;反之,有陰沉潮濕的感覺且味不正,說明種子較潮濕。另外,你可抓一些種子放在手中搓幾下,發出清脆而唰唰的聲音是較幹的,反之是濕的。
總之,科學地優選種子品種,用技術,用責任心,是提高玉米高產量的保證。我們工作人員一定要緊密合作,優化處理優選品種的每個重要環節,這樣,就是保證玉米高產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