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情感因素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教研探索
作者:曲娟娟
【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情感因素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以情感教育為切入點,研究情感教育因素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幫助學生增強自主學習的動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為學生終身的英語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 情感因素;英語教學;作用
在中等職業學校,英語學困生較多,由於沒有英語考證的壓力,在寬鬆的文化課學習環境下,不少中職學生把英語看作可學可不學的科目,甚至有些中職生公開表示放棄英語學習。針對這種消極狀況,教師應運用情感教學的方式,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營造愉悅的課堂氣氛,在激趣過程中使學生體驗成功,從而引領學生樂學英語。
一、情感因素在英語教學中的積極意義
1.使學生形成強烈的學習動機,驅動學生主動地學習
情感是跟人的需要聯係著的。求知欲、對英語的熱愛、英語的美感、愛國主義情感等積極的情感都可以使學生形成強烈的學習動機和主動的學習態度,在完成了某一學習任務、達到一定的學習要求之後,又會產生新的需要、新的欲望,驅使他去完成新的學習任務、達到新的學習要求。
2. 強化和調控認識活動,提高認知活動的質量和水平
情感跟知覺、記憶、思維等認識過程的各種成分都有密切的聯係,它不但能激發、調控認識活動,而且能充實認識內容,使認識更加豐富,推動認識發展。學習成功的喜悅會使學生“越學越有勁”,而學習失敗後的心灰意懶、悲觀失望會影響學習的進步、甚至厭學。國外有人通過研究得出結論:學生成績差異的四分之一可以由個人情感特征加以說明。可見情感對認知是多麼重要。
3. 激勵能力的發揮
積極的情感具有增力作用,能增強人的活動能力,促進學習遷移,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一個人在心情愉快時會思維敏銳,無論回憶往事還是接受新知都會比較順利,不但能正常地發揮自己的水平,有時還會超常地發揮、解決本來難以解決的問題;而當他不愉快時,則會思維遲鈍,就是簡單問題也可能感到困難,這樣的情況幾乎每個人都曾有過。
二、情感因素在教學中的運用
1.創設情境,喚起情感。
英語教師采用多種手段創造一個和課文情景類似的教學場景進行教學的方法。在英語教學中創設情景的目的,是使學生和教師一起達到某種教學目標而創設情景聯係情感。教師通過設置情境引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深入體驗課文情感,在輕鬆愉悅、充滿情趣的氛圍中學習英語,避免教學上的滿堂灌。創設情境可以貫穿在英語課的各個環節甚至整個過程中。研究表明通過視覺感知情境與英語聲音和文字的結合,理解、記憶和掌握的效果比單純的聽、讀好得多。
2.運用語言,抒發情感。
英語教學是一門語言的藝術,準確動人的語言可以更好地傳達情意,促進溝通。特別在英語教學中,要讓學生在充滿感情的語言世界中接受知識、得到啟發,就必須使英語的語言富有情感、富有魅力、富有激情。教師美的言語,是教師高度的智慧、高超的能力、高深的修養和高尚的情懷的生動體現;教師美的語言必然會以自身豐富的審美特征吸引學生、感染學生、打動學生、影響學生,使學生在語言的熏陶下情感得到陶冶,靈魂得到洗禮,精神境界得到提升,從而逐步變成具有審美能力和美好心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