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中職教育校外實訓基地建設
教研探索
作者:周晉月
【摘要】 中職教育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已經成為現實需求。但中職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目前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應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厘清政府、企業與學校的功能地位,不斷完善具有現實意義的基地建設措施。
【關鍵詞】 中職教育;實訓基地;主體責任
中職教育校外實訓教學作為專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是貫穿於中職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同時也是體現中職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中職學校開展實訓教學需要相應的物質保障與技術依托,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非常重要,能夠較好地訓練學生提升職業技能與綜合素質。
一、中職校外實訓基地的界定
實訓與實訓基地。中職教育的實訓,實際上是職業技能實際訓練的簡單稱呼,主要針對中職學生進行職業技術與技能的實際應用能力進行訓練的教學過程。中職實訓的直接目的是滿足中職學生就業與企業實際用人需求。同時,中職的實訓不同於實習與實驗,中職實訓更加突出學生的職業能力的實際訓練。中職實訓基地是中職校開展實訓教學過程實施的具體訓練場所。而通常意義上的實訓基地可分為校內與校外實訓基地兩種類型。中職校內實訓基地顧名思義是建設在中職學校內部,主要以培養中職學生的基本職業技能為宗旨的實踐性訓練場所。中職校外實訓基地,主要是中職學校利用有合作關係的企業或者是其它社會資源作為依托,通過由企業適當地提供實習與見習場所,主要是通過定崗實習諸多等方式培養中職學生的職業技能與今後從業的綜合素質。
中職校外生產性實訓基地。較為典型的觀點認為,中職校外生產性實訓必須要有外部企業真正參與,從而以致通過校企有效合作,進而方能生產出有形或者無形的技能產品;較為典型的另一種觀點認為,可以將校外企業相應的設備與工具,環境和生產任務等搬進學校,從而建立在校內具備生產與加工功能的校內高仿真實驗室。中職教育生產性實訓基地是學校在國家大事政策的基礎上,通過與政府、企業等多方麵的合作,有效地建立具有生產與教學功能的實訓基地,中職學校還可以通過生產產品與向社會提供有償服務等,從而實現一定的經濟效益。與此同時,中職學生可通過真實的實際上的生產過程,因此能夠獲得專業技能與職業綜合能力的提升的一先進的教學模式。
二、中職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校外實訓基地各利益主體間權責不明確且校企合作缺乏長期性。一是各級地方政府缺乏行之有效的政策大力支持統籌協調實訓基地建設,相應地實訓基地建設的長期經費投入缺乏可靠而穩定的保障。二是中職學生在相應的實訓基地開展實習期間的常規管理存在漏洞,中職學生在實訓基地開展實習期間處於幾不管的真空地帶,缺乏必要的管用的實訓管理製度。三是接受實訓的企業通常隻重視生產效率而往往忽視對學生的培養,開展校外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大多數企業往往單純為了提高勞動生產率,習慣於把中職學生當做最廉價的企業勞動力,片麵希望他們創造剩餘價值而忽視培養。四是校企合作機製運作不科學,實訓基地往往由企業提供簡單的廠房、設備與匹配崗位,通常在企業頂崗實訓方麵注重幹苦活,企業這種實訓是低層次的,更沒有達到對中職人才進行培養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