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形勢下如何發展鄉鎮財政所的職能(1 / 2)

新形勢下如何發展鄉鎮財政所的職能

思政研究

作者:田偉

【摘要】在當前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鄉鎮財政所對加強鄉鎮財務管理,提高鄉鎮財務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闡述鄉鎮財務所具有那些職能,然後分析當前鄉鎮財務所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後針對實際問題提出發展鄉鎮財政所職能的措施。

【關鍵詞】 財務所;職能;鄉鎮

一、鄉鎮財政所有哪些職能

鄉鎮財政所在發展的過程中,所發揮的職能主要包括:將各項惠民補助資金發放到農民的手中,加強農村各項政策法規的監督和管理;堅持圍繞鄉鎮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認真做好各項經濟服務;做好鄉鎮各項財務管理指導和監督;整理鄉鎮各項財務資料,做好財政項目資金管理;負責鄉鎮各項財政預算和管理。

二、鄉鎮財政所實現職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在社會經濟形式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國家各項發展策略也隨之作出了調整,從而導致鄉鎮財政所工作的外部環境和內在要求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大部分人們簡單的認為,國家免征了農業稅,鄉鎮財務所便沒有存在的意義了。但是實質上,雖然對農村的稅費進行了改革,但是鄉鎮財政的職能並沒有從根本上發生變化,並且鄉鎮財政所逐漸增加了很多新的工作內容。在這樣的背景下,鄉鎮財政職能存在著減弱和加強共存的現象。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在於農業稅免征和農村教育保障體製加強,鄉鎮財政所通常會出現稅費征收職能和困難地區的財政支出分配職能逐漸降低。尤其是經濟較為落後的地區,鄉鎮財政所的支出分配職能基本上已經消失。與此同時,隨著各級政府不斷增加了“三農”財政的投入,從而推動了鄉鎮財政與農業相關的項目資金管理職能不斷增強。因此,在當前社會發展的新形式下,探究科學合理的鄉鎮財政管理機製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如何發展鄉鎮財政所的職能

(一)轉變思想觀念

在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鄉鎮財政所應該創新觀念,轉變思路。所謂轉變工作觀念主要是由傳統的向農民征收的管理形式向農村實施公共財政政策的服務型轉變。同時還應該由傳統的單純負責業務型向落實政策的綜合協調型轉變。由鄉鎮財政所傳統的收入型向管理財政支出的形式發展。作為鄉鎮財政所的工作人員要想在工作過程中轉變思想觀念,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理解知識的能力,以便更好的應對當前新形式發展的需要。

(二)切實做好監管工作

在當前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鄉鎮財政所的征管職能逐漸減弱,這樣便導致了政府的監督職能逐漸被突出出來。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鄉鎮財政所要想做好監督管理工作,便需要通過以下幾種有效的方式來做好鄉鎮財政所的管理工作:其一是強化鄉鎮財政所收入質量的監管。在鄉鎮財政所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其完成各項農村的收入任務時,經常容易出現拉稅、墊稅的現象。正是因為這些現象直接導致了國家的財政稅收出現了流失的現象,為了有效改善這種現象,便需要從財政稅收的監管入手,切實做好鄉鎮財政所的征收工作。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由於鄉鎮財政所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較多,而其他鄉鎮領導又對這些財務工作了解得並不全麵。這樣在客觀上便提高了對鄉鎮政府工作人員的要求,不斷探究新的征收途徑,真正發揮好鄉鎮財政所的作用;其二是逐步完善非稅收入的“征、管、查、處”的製度。在鄉鎮財政所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實現了非稅法收入征管查處分離的現象,確保了鄉鎮財政所各項行為的規範執行。切實堅持合理征收、合理配置各項資金的原則。在當前各個地區鄉鎮財政所的發展過程中,招待費、辦公費、燃燒費、電話費等各項財政收支都得到了有效的控製。但是鄉鎮財政所在招商引資、城市化建設方麵,並沒有提出明確的標準,變化較大,其支出的份額逐漸增多。在這樣的背景下,鄉鎮財政所的工作人員要想做好全年的各項管理工作,便需要加強與鄉鎮單位其他工作人員的溝通交流,準確做好全年財政的支出預算。在鄉鎮財政的日常工作中,應該認真做好各項資金的使用彙報情況,讓鄉鎮管理人員能夠及時了解鄉鎮各項財政收入情況,從而確保各項資金應用在合理的項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