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的競爭,決不僅僅是知識和智能的競爭,更重要的是人格、意誌和毅力的較量。如果你的孩子沒有自立的能力和吃苦的精神,在激烈的競爭中勢必失敗。
自立自強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曆來中國人都非常強調和崇尚自立自強的精神。自立是指隻靠自己的能力行動和生活。不論碰到什麼問題,要自己動腦筋思考,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困難;自強是依靠自己的努力,立足於社會。自立自強是現代社會人所必備的素質,不能自立自強的人,必然被激烈競爭的社會所淘汰。
在西方的一些國家,家長普遍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的精神。在美國的一些州立學校,有這樣一項特別的規定:“學生必須不帶分文,獨立謀生一星期,才能獲準畢業。”條件似乎有些苛刻,但卻能讓學生獲益匪淺。家長們也對這項活動全力支持,因為他們知道,這不僅是培養孩子獨立生存的能力,也是對孩子適應社會了解社會的一種鍛煉。
有人曾經說過,西方人以個人為本位,東方人以家族為本位,家是一切中國人安身立命之立足點,之根據地,之價值歸宿。中國人應付世事,闖蕩世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才是出發之地,沒有家,沒有良好的家教,就沒有這個世界。
一代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寫過這樣一首詩:“滴自己的血,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靠天靠地靠老子,不算是好漢。”的確,人的一生唯一可依靠的隻有自己。做父母的可以讓孩子依靠一時,卻不可能依靠一生一世。因此,這個世界上最可靠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在湖南懷化學院有一名叫洪戰輝的在讀大學生,在11歲那年家庭突發重大變故:父親瘋了,親妹妹死了,父親又撿回一個遺棄女嬰,母親和弟弟後來也相繼離家出走。洪戰輝稚嫩的肩膀過早地壓上了生活的重擔。
在家庭屢遭變故的情況下,12年來洪戰輝克服種種困難,把一個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棄嬰一手養大,靠做小生意和打零工賺來的錢供其讀書。
從讀高中時,洪戰輝就把這個和自己並沒有血緣關係的妹妹帶在身邊,一邊讀書一邊照顧年幼的妹妹,靠做點小生意和打零工來維持生活,並把妹妹帶到自己上大學的異地他鄉上學,如今已經照顧妹妹整整12年!
在經過種種困難的磨礪後,2003年7月,洪戰輝以490分的成績被湖南懷化學院錄取。為了賺錢交付5200元的學費,在大學新生報到當天,他交了1500元學費後,就幹起了老本行做了“小商販”。當他看到許多報到的新生紛紛向家裏打電話時,就四處打聽,尋找電話卡的銷售渠道。他找到一位電話卡銷售商那裏,把身上僅有的500元全部購買了電話卡,當天晚上就賣了100多張,兩三天就賺了六七百元。
為了掙錢,洪戰輝可謂想方設法,後來他還逐漸代理了步步高複讀機、電子詞典和丁家宜化妝品在湖南懷化學院的總經銷,他還壟斷過學校19棟學生宿舍樓的純淨水供應、電話機的安裝等。
當社會各界知道洪戰輝的情況後,不少人提供財力、物力的幫助,但被他謝絕了。盡管生活拮據,洪戰輝卻從來沒有申請過特困補助,在他看來,“一個人自立、自強才是最重要的”。他說:“比我困難的同學有的是,這個社會上還有很多處於艱難中而又無力掙紮出來的人們,他們才是我們現在需要幫助的。更重要的是我現在已經具備生存和發展的能力,已經知道了怎麼去養活自己了。”
在洪戰輝身上,人們看到了自立自強的堅韌品格。洪戰輝以樂觀向上的心態直麵生活的艱辛,展現了積極進取的人生追求和高尚的思想品德。他自立自強、勇於擔當、敢於通過奮鬥改變命運的精神,贏得了人們的尊敬。
自立與自強是任何一個人成才所必須具備的條件與素質。生活在社會中的人們,不僅要學會生存,更重要的是要學會自強,在自強中立於不敗之地。所以,做父母的應該讓孩子多磨煉,多吃苦,跌倒了,摔跤了,也不要緊。學走路的孩子總是要摔幾跤的,最怕的是父母因為生怕孩子跌倒,而總是抱著孩子。要知道抱大的孩子連路都走不好,哪還談得上自立自強和成才呢?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的,家庭教育的力量是無形的。作為父母,要教育好子女,給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榜樣,適當地給予孩子忠告,才不會讓自己的孩子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