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1~3個月寶寶早教啟蒙(2 / 3)

與生俱來的能力

新生兒出生後已經具有與其父母互相作用的特殊能力,從行為測定中發現,新生兒在生後48小時已具備良好的視聽定向、習慣養成等,這種能力源於其早期的胎兒生活。

人類胎兒世界具有活躍的特殊節律和有目的的運動,有各種感覺,如看、聽、嚐及接觸的能力,並對其母親的情感和活動有複雜的反應。

新生兒與母親之間是相互作用的,其中,新生兒起決定性作用。新生兒並不是隻會吃和睡,他們有很多能力,會哭笑、會吃喝、能呼吸、會看,並有一定的選擇能力。

新生兒的中樞神經係統已具備了一定程度與外界作用的能力和認識世界的能力。如新生兒在覺醒狀態下都有視聽定向力,這種能力需要通過大腦皮層及一係列複雜的神經通路才能完成。

母親要常逗寶寶發笑

笑是情緒愉快的表現,是一種從生物學意義向社會意義轉化的發展過程。寶寶的笑比哭發生得晚,可以分為自發性的笑和社會性的笑。

自發性的笑:剛出生的寶寶通常在睡眠或瞌睡狀態時出現微笑,這是新生兒機體生理節律正常、身體舒適的反應,這種似微笑的麵孔表情是體內正常生理過程導致舒適狀態的天然反射,是一種生理表現,不是交往的表情手段。

社會性的笑:滿月之後,寶寶微笑的性質發生了變化,從自發性微笑轉變為社會性微笑。表現為當成人接近時,寶寶主動示以微笑及全身的活躍反應,由此,笑成為嬰兒與成人間維持和加強歡快愉悅感以及感情分享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並成為母嬰間感情建立的聯結點。

盡管寶寶在社會性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會主動笑,但是可以用許多方法把他逗笑,比如扮個怪樣、撓寶寶的癢處、出個怪聲、與他說話等,都可能把寶寶逗笑,讓他開心。逗笑是寶寶的感覺係統(視、聽、觸等)與運動係統(微笑)之間建立神經聯係、形成條件反射的標誌,是寶寶對媽媽的音容笑貌、逗引、愛撫做出綜合性的主動回報,是寶寶最初的智力萌芽。它將在寶寶身上產生一種歡快的情緒慣性,這是寶寶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

不要忽略逗笑寶寶的訓練,它可以讓寶寶在快樂的氛圍中、在笑聲中學會與人交往,為培養其良好的性格和社會適應能力打下基矗寶寶需要家長的微笑、摟抱和交流,這不僅能讓他充分享受家長的愛撫和無微不至的照料,更主要的是這些觸覺的、動覺的、平衡覺的、聽覺的、視覺的綜合刺激,給寶寶需要刺激的大腦,提供了發育的營養素。

預防寶寶爬出小床

當你的孩子第一次爬出小床時,你可能會對此感到萬分吃驚,同時也為他沒有摔傷而慶幸。爬出小床隻是某些孩子的行為,有些孩子似乎從未動過這樣的念頭,這不是特定年齡的問題。如果你的孩子很愛爬床欄,你一定要防止他這樣做,如果做不到這點,你至少要保證他的安全。

預防措施

(1)放低床墊:如果小床的床墊可以調整高度,在孩子表現出爬出小床的興趣之前,就把床墊調到最低檔。

(2)使小床對嬰兒有吸引力:把小床變成一個嬰兒很喜歡的特殊地方,用看上去很有趣的花毯子、玩具和其他東西布置小床。

(3)不要把在小床頂上蓋上東西作為一種懲罰:孩子醒了時,不要過多地讓他在床上呆著。孩子應該隻把床同睡覺聯係在一起。

當寶寶看到你,聽到你的聲音,或關注到你的麵部表情時,他可能會蹬起小腿、舞動小胳膊,對你做出回應。(4)去掉“台階”:當嬰兒長到小腦袋鑽不進床欄時,去掉嬰兒床頭的防碰裝置,同時,還要把能被孩子當作踏板的大的動物玩具拿走。

(5)說“不!”:孩子第一次企圖爬出床欄杆時,用嚴厲的聲音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允許的。對他說“不!”然後把他放回小床,告訴他隻能呆在小床上。嬰兒能初步理解大人的話,他們對語調的理解要更早一些。

如何發現嬰兒的天賦

小孩自願做的能給自己帶來樂趣的事情實際上可能是提前發出他們有這方麵天賦的信號。因此,如果父母仔細觀察孩子,並發現他們有什麼愛好,這是有益的。父母通過仔細觀察嬰兒潛在天賦的信號,就能發現嬰兒的天賦,並進行開發,使他們的潛在天賦得以發展。據專家們的研究,嬰兒主要有以下潛在的天賦:

(1)音樂

小孩在幾乎還站立不穩時就會按音樂的節奏搖晃。唱歌會使小孩變得對節奏敏感。但這並不意味著孩子有特殊的音樂天賦。法斯說:“聽音樂是一回事,音樂天賦的發展是另一回事。”聽音樂一般能使大腦得到訓練。

(2)運動

嬰兒的運動表明其從事體育運動的天賦。事實上,在懷孕第七周胎兒就開始學習運動,2歲時,嬰兒已經是運動大師,能夠翻跟頭和在圍牆上保持身體平衡。

(3)語言

念詩和多說話會喚起嬰兒的語言興趣,嬰兒的語言能力極強。語言天賦既是天生的又是教養成的。

嬰兒從出生到4個月是各種語言的專家,他能夠分辨出150種人說話的聲音。隻有在6個月左右時才變為本國語言的專家。7個月的嬰兒能極好地辨別聲音,因為他能將發音同嘴唇的運動聯係起來。對6個月的嬰兒進行的測試表明,他能聽出父母的聲音,8、9個月的嬰兒更多地通過視覺理解語言,當母親說“球”時,他馬上就會看球。

8個月的嬰兒就能運用比較複雜的統計技巧來區分詞彙,這表明嬰兒在1歲以前學習語言的能力比以前想象的要高。嬰兒從一開始就能在心裏組織不同的音素,即能分辨語言中最小的單位,如分辨英文、俄文、法文中的字母。

但隻有在家庭環境的幫助下,嬰兒的這種分辨能力才會保持下去。非常小的嬰兒就能夠對語言的音調或“韻律”做出反應,而不是對個別聲音做出反應。語言生物學的研究表明,人生下來就有一種本能,即能理解作為自然語言基礎的語法規則,嬰兒還具有神奇的語言學習能力等等。可見,嬰兒的語言天賦是很高的。

(4)模仿

嬰兒在說話之前就能互相模仿學習。還有人認為,嬰兒一出生就能夠認人,能夠模仿大人的手勢,具有把手勢同做鬼臉結合起來的能力等等。

將滿6個月的嬰兒送到好的托兒所(以日托為好)很有好處的,可讓他們早些發揮互相模仿學習的本領。

(5)思考

思考是人之本能,而非後天習得。這種能力生來就有,和感覺及運動功能一樣早發生,嬰兒既能觸摸、看東西,又能思考。嬰兒知道固體物移動,必須不斷沿一條直線前進,它不能穿過另一個固體物,他還知道固體物移動時,必須是個單一的實體,把3個月大的嬰兒的玩具熊收藏於毛毯下,他也很清楚玩具熊在哪兒。

(6)智力

嬰兒的智力出乎人意料。嬰兒能夠用眼睛跟著做簡單的數字遊戲。我們給嬰兒看不同數量的點。最初他們注視著2個點,等到熟悉了以後就開始失去興趣。但當我們接著展示3個點時,他們的興趣又來了。有人對嬰兒早期對複雜事物的長時間記憶能力進行了研究,也獲得了出乎意料的發現,如嬰兒能夠把以前從未見過的玩具做出的複雜動作記住長達半小時之久,甚至還能模仿這些動作。

(7)性格

每個小孩的性格都不一樣。小孩在與外界的交往中發育成熟,而父母則是嬰兒與外界交往的第一人。在感情方麵,父母是榜樣,因此建議父母多關心小孩,多傾注愛。這是父母能夠為其孩子形成好的性格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得到許多愛和悉心照料的小孩會形成穩定的性格。

寶寶語言能力訓練

無聲的語言

方法:在寶寶情緒好時,母子麵對麵,相距約20厘米,孩子會緊盯著你的臉和眼睛,當你們的目光碰在一起時,和孩子對視並進行無聲的語言交流,即做出多種麵部表情,如張嘴、伸舌、齜牙、鼓腮、微笑等。

當你和朋友在一起時,把你的寶寶帶在身邊,這樣,他可以聽到人們之間的豐富交流。目的:逗寶寶發笑,培養無聲語言能力。

注意:當寶寶第一次出現逗笑時,切記記錄下日期,作為寶寶心理發展的重要資料。寶寶在快樂的情緒中,各感官(眼、耳、口、鼻、舌、身等)最靈敏,接受能力也最好,最靈敏。過7~10天寶寶會笑出聲音,這也是應該記錄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