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1歲7~9個月寶寶早教啟蒙(1 / 3)

雖然你或許對寶寶的話還有一大半聽不懂,但他卻開始理解你在他身邊說的大部分詞了。他的詞彙量猛增,而且還能把兩個詞放在一起說,比如“我去”或者“你放”。

寶寶發育水平

身體發育

體重:男童約11.16千克;女童約10.83千克。

身長:男童約82.31厘米;女童約81.62厘米。

頭圍:男童約47.54厘米;女童約46.52厘米。

胸圍:男童約49.08厘米;女童約47.32厘米。

坐高:男童約50.96厘米;女童約50.79厘米。

牙齒:此時大約萌出12顆乳牙,已萌出上下尖牙。

語言發育

語言發展迅速,是孩子理解詞義和表達能力迅速提高的時期。他們由模仿成人語言,逐漸形成主動性語言,詞彙量增加;開始把單詞組成簡單句,說話積極性提高。

①日常說話已經能用100多個詞語了。

②能說出由兩個單詞組成的句子:即雙詞句。

③能執行有兩個方向動作要求的命令,如“去撿球”。

④喜歡聽成人反複講同一個故事。

⑤能夠理解一些描述性形容詞以及日常生活常用的動作(10個左右)。

⑥說到自己時總是用名字代替。

⑦喜歡給周圍的食物“命名”。總愛問家長“那是什麼”。

⑧試著模仿成人的語言,但往往隻能重複成人的話語最後一兩個單詞。體格發育

1歲半的幼兒肚子仍比較大,腹部向前突出。這時他已經能夠控製自己的大便了,在白天也能控製小便,如果尿濕了褲子也會主動示意。

動作發育

1歲半的幼兒已經能夠獨立行走了,會跑,但有時還會摔倒。有意思的是,他能扶著欄杆一級一級地上台階,卻常常喜歡四肢並用往樓梯上爬。讓他下台階時,他就向後爬或用臀部著地坐著下。1歲半的幼兒會用力地扔球,會用杯子喝水,灑得很少。能夠比較好地用匙開始自己吃飯。

給他玩積木,他會把3~4塊積木疊在一起。

睡眠

1歲半的幼兒每天需要睡眠12~13小時,夜間10小時左右。午睡1次2~3小時。

19~21個月寶寶早教參考

多麵對麵教寶寶講話

孩子的語言發育與他所處的環境以及父母照料孩子的方式有很大關係,1~3歲是孩子學習口語的關鍵期,這個時期發展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以後的語言發展的質量。你為孩子提供日常照顧的時候,就是你和孩子說話的好機會。

學說話的過程是一個模仿的過程,所以父母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必須讓他看到同他對話的父母的麵孔和口形,這樣他才容易跟著學。父母在說話時眼睛也要看著孩子,語氣要愉快,語句要簡單,速度宜慢,有短暫的停頓,講話內容結合眼前的事物、當前的活動或符合孩子的興趣;說話時,還要輔以相應的表情和動作,讓自己說出的話生動有趣,易於被孩子接受。

經過長期、多次重複之後,孩子對父母語音會產生記憶,能理解父母的話,會模仿他們的口形,慢慢地孩子就會從周圍的人那裏學習語言了,就能夠學會用語言與他人進行交流了。

1歲半左右不適合聽故事錄音帶

對於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來說,不適合聽故事錄音帶,即使故事內容非常精彩,講得也出色,孩子依然不能進入角色認真地聽。

一方麵,孩子對故事內容的理解能力還很差,需要借助圖畫或具體事物來增加對情節的理解;另一方麵,麵對麵講故事時,孩子可以通過看大人的表情和手勢動作來理解話語的意思。因此,父母還是要親自給孩子講故事,這也是溝通親子關係、交流感情的好時光。

調整“愛”的策略

母子之間穩定的情緒聯係,對於孩子的社會適應性和個性的健康發展都是絕對必要的。因為這種早期的情緒依戀為孩子提供了一種基本的信任感,使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能夠與別人建立起密切的感性聯係,能夠恰當而有效地同其他社會成員交往。

這樣一種依戀關係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形成的。研究發現,母子之間的這種纏人型依戀關係的形成,是與母親的特點息息相關的。你不妨注意觀察一下別人家的母親對待孩子的態度是怎麼樣的,也不妨反省一下自己,你是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總是喜歡孩子親近自己,是不是為了滿足你自己對孩子的依戀,不鼓勵孩子離開自己。

在孩子獨立活動的時候,你總是擔驚受怕,總是千叮嚀萬囑咐,對孩子的探索行為,總是時時表現出過度保護。你的這種做法與其說是對孩子的愛,不如說是對孩子的禁錮,起碼可以說你這種愛不能算是積極意義上的愛。

所以建議你對孩子愛的策略進行調整,適當放手,鼓勵孩子獨立地探索環境。

正視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在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念之前,實際上已經有了一些自己的思想,而且會用各種方式表達出來。孩子的好奇心總是和探索精神聯係在一起的,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有興趣廣泛、強烈的求知欲、喜歡學習、富於創造力的個性特點,那麼就應該對孩子做到有問必答。無論孩子提問多麼簡單,多麼可笑,多麼難回答,父母都應該鼓勵他提問,同時,根據孩子對事物的理解程度,用形象的、淺顯的科學道理給予直接明確的回答,給孩子一個滿意的答案;如果父母實在回答不上小孩的提問,切不可對孩子的提問表現不耐煩,或不回答,或簡單搪塞幾句,或用斥責的語言訓斥他,攆走他,這樣會打擊孩子的求知欲,扼殺孩子的聰明智慧,挫傷孩子提問的積極性。父母應該和藹地對他說明:現在父母還不會回答,等我們弄懂這件事後再告訴你。這樣做,既保護了孩子的好奇心,又讓孩子能學會認真回答別人提問的好品質。

父母應該經常與孩子交談,一方麵交流彼此的感情;一方麵多加引導,鼓勵孩子提問、思考,有利於孩子的智力發展。

寶寶語言能力遊戲

發音練習

孩子如果發不好n和l的音,可教他說以下繞口令。

小柳和小妞拉馬車

路東住著劉小柳,門口有四輛四輪大馬車,

路南住著牛小妞,你愛拉哪兩輛就拉哪兩輛。

劉小柳拿著大皮球,小梁要拉頭兩輛,

牛小妞抱著大石榴,小唐不要後兩輛,

劉小柳把大皮球送給牛小妞,小唐偏要搶小梁的頭兩輛,

牛小妞把大石榴送給劉小柳。小梁隻好讓給小唐頭兩輛。

增加詞彙量

家長要時刻記住不斷擴大孩子的詞彙量,結合生活中的人、物、食物、用品、玩具、衣著、身體部位、房屋結構等,經常教孩子學和記。家長要準確地先給孩子念,然後再讓孩子模仿著說。要反複強化和練習。

家長應穿插給孩子念些適合年齡的兒歌,並可配些動作。

扮鴨子

①父母做小鴨爸爸或媽媽,戴上鴨子頭飾,讓幼兒當小鴨。鴨媽媽領著小鴨邊找東西邊走,並發“呷呷呷……”的叫聲,頭一搖一擺,模仿小鴨吃食並讓小鴨跟著模仿,可以隨口念兒歌:“呷呷呷,我是小小鴨。”讓孩子跟著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