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幸得藏金圖,心情格外愉快,特別是想起和珅臨死前說過的話更讓人為之顛狂,千古罪臣和珅用貪汙受賄搜刮勒索等各種手段究竟擁得大清朝多少財富?不得而知,光京城和府內查抄出的金銀都高達十幾億兩,後又聽他臨死前的口氣,暗示那件獸皮馬甲上又將記載和珅多少的家財呢?那真的就不止區區十幾億的數目了吧!

人逢喜事精神爽,鬼見金銀鬼不愁,李星越想心裏越美,他可不是視金錢如糞土的人,還陽後,若能將這些寶藏全部都挖出來,那大清朝的首富豈不是非李星莫屬。

即使如此,李星的心中仍有一個最大的願望,他不僅想在大清朝過上揮金如土,醉生夢死的生活,並且也希望他附身的載體,也一定要是位年輕帥氣,玉樹臨風,英俊瀟灑,風流倜儻,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美少年形象,最起碼也要和自己的長相差不多才行。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況李星,如不能成其所願,自己寧可選擇灰飛煙滅算了。

鬼魅之軀,騰風駕霧,天地之闊,任由馳騁,李星邊想邊離開京城,朝康襄省的方向飛去,迫切地想找到自己還陽的載體,一了夙願。

大清康襄城是座塞外大城,不僅是大清朝的重要軍事基地,還是關外通往京城的必經之路,也是滿清八旗入關前的久居之城,常被世人稱之為“兵都”,軍事戰略位置顯著。

康襄城離大清朝與沙俄的邊界隻有一百七十裏,擔負著守衛邊防的重責,但近些年來,大清朝的官府腐敗無能,盡是貪官汙吏,庸碌之輩,不但沒能解民倒懸,救民苦難,還使得百姓如牛負重,難以生息。再加上這幾年災荒不斷,朝廷的苛捐雜稅毫不減少,老百姓更加民不聊生,正應了唐朝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詩中所述:“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慘烈場景。

康襄城近兩日因各種原因死去的人約二百有餘,其中不乏年過半百者、餓死的孩童居多,李星馬不停蹄尋遍了康襄城內的大街小巷,千家萬戶,終未找到所尋之人。在此期間,李星也發覺諸多過世的人中,身份各不相同,每每遇到身份高貴、衣食無憂、家裏妻妾成群的載體,李星真想附在他們的身上算了。人生不過百年,有誰不願意來到人世間享受榮華富貴的呢!更何況李星是半路穿越才來古代的魂靈。

李星心想:真後悔當初來時,沒跟那兩位神仙談談條件,我的選擇也太單一了吧,就算我附身的載體不是大富大貴,這我倒是認了,因我手裏攥著和珅留下的藏金圖,還擔心沒金子花嗎?但若是個相貌猥瑣之徒,到時後悔都來不及呀。

二日之後,李星仍未找到他附身的載體,心裏不免泛起了嘀咕,會不會是紅塵了那個老家夥算錯了,自己要附身的載體不會是沒死吧,或者是死後被人毀屍滅跡什麼的,那我可就慘了,如若不能在正月初六午時前附身進載體,看來我隻能接受魂飛煙滅的命運了。

一大早,李星無精打采,失望透頂地在康襄城的大街上轉悠……

康襄城雖然有乾隆盛世幾十年的興旺做底子,城中乍看一片繁華之景,但浮華背後卻與諸多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體,露宿街頭的一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邊是紙醉金迷的奢華,一邊是饑寒交迫的度日。

李星沿著康襄城最繁華也是乞丐最多的平陽街緩行,臨街的商號、當鋪、油鋪、酒館、戲樓門庭若市,幾乎清一色的八旗子弟和一些腐敗的政府官員來往其間,很少有百姓光顧。

來到德翠樓前,迎麵圍了很多老百姓,像似發生什麼大事一樣,越聚越多。李星本來就愛湊熱鬧,隻要有熱鬧看,李星準是擠到最前麵,看個現場直播,方覺得過癮。

這次更不例外,李星穿透人群,站穩了身子抬目觀望,隻見人群的空地中間,一床破舊的棉絮被上睡躺著一個人,身長一米八左右,上身裹著一塊粗糙的白布,兩隻腳丫子裸露在外,腿上明顯能看到大塊大塊發紫的淤青。雖看不到長相,估計年齡不會很大。

挺躺在地上的人究竟是怎麼死的,便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