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昆安高速公路“受傷”追蹤(1 / 3)

聚焦雲南

作者:陳友德

雲南省昆安高速公路高嶢立交橋路段橋墩受損,專家對現場進行綜合勘察後,一致認為堆在立交橋東北角的巨型渣土堆乃“罪魁禍首”,相關部門也一再強調橋梁本身不存在任何質量問題。

然而,麵對專家的認定,民眾仍有不少質疑的聲音:“一堆渣土就毀了一座橋,這橋未免太弱不禁風了吧”……為何一旦出現與建築工程有關的事件,民眾或多或少總要將其與“質量問題”聯係上呢?

事實上,一直以來,關於建築工程的種種問題長期徘徊在民眾的視線裏,不曾淡去。

昆安高速是雲南省昆明市前往安寧市,以及滇東通往滇西的最重要通道。6月9日早上,昆安高速發生嚴重擁堵,從蘇南立交開始,前往安寧和滇西的車輛排成長隊,一直延伸到南二環官南立交、西二環原正大電子城匝道。

上午10點半,雲南省交通運輸廳通報:由於昆安高速K15+000米—K15+125米,橋麵伸縮縫增大變形、橋麵防撞護牆錯位,需進行檢測修複,昆安高速下行線從蘇南立交到高嶢立交之間5公裏已經封閉。

“受傷”的公路

雲南省公路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夏保祥副總經理介紹:“6月9日下午5點,省公路投資公司路巡人員發現高嶢立交附近橋麵伸縮縫增大變形、橋麵防撞護牆錯位,當即向公司報告。經過勘察,發現該段右線10—15號、左線13號墩柱受橋梁右側路外工程施工廢棄渣土堆放影響,引起墩柱開裂、移位,導致橋梁受損。接到報告後,省交通運輸廳領導率廳相關部門、技術專家立即趕到現場,對現場進行初步勘察,召開了由省交通運輸廳、昆明市政府、省公路投資公司、省路政總隊、西山區政府、交警部門參加的緊急會議。會議認為,橋梁存在安全隱患,必須采取封閉等緊急措施。”

造成昆安高速高嶢立交橋麵錯位的“罪魁禍首”是路邊堆放的渣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和《公路安全保護條例》規定,公路兩側30米內嚴禁堆放雜物和任何重物,但由於缺乏監管,違法行為屢見不鮮。

堆放渣土的地盤是昆明碧雞博覽公園,也稱為昆明西山區第二園博園。這是一個還沒開始建設的公園,其圍牆距離開裂墩柱隻有五六米,而不計其數的渣土已經堆放到圍牆邊,大約有1.5層樓或2層樓高。如果把渣土車開上堆放地高端的坡道也算上,這一片渣土堆放場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完全估算不出這麼大的一個堆場會有多少土方量、有多重。

碧雞博覽公園項目部工作人員已經來到現場。他們說:“原先堆在牆邊的是南連接線的填土,端午節之前才拉走,節日期間又拉來了一批打樁挖出來的黑土。早上安監局開了會,要求我們把渣土移開。”

很快,兩輛挖掘機、兩輛推土機、三輛渣土車開始在渣土堆上施工。在渣土堆的外圍,兩位工程師用GPS對渣土堆的土方量進行精確計算。他們介紹:“我們要畫出渣土堆的地形圖,交給專家分析渣土堆對墩柱地基的影響。”

有幾位工作人員不斷地在渣土堆旁指揮挖掘機、推土機應該到哪個位置搬土。他們介紹:“就像一個人被很大的力量死死抵住,如果一下子解除這個力量,這個人就會反倒回來。所以,要一層層移走渣土。每移走一層土,都要細致觀察和測定橋梁墩柱和橋麵的變化,再確定下一步的行動。”

目前,肇事渣土堆的清理工作已進入尾聲,就橋梁的修複問題相關部門也組織專家進行了大量的研討。然而,造成橋梁損毀的責任到底該由誰來承擔?如何承擔?

昆安高速帶來的連鎖效益

昆安高速竣工通車後,安寧實現了GDP快速增長,經濟實力排名顯著提高,且被譽為“國家園林城市”。昆安高速通車後,“如何跟昆明主城融為一體”也成了安寧市政府及市民最為家常的話題,安寧市政府更是在當時就勾畫出“昆安同城”的戰略藍圖,而實現這些構想的難題,也隨著昆安高速的建成通車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