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漆黑的晚上,在一條偏僻的公路上,一個年輕人的汽車輪胎爆了,他隻得將這輛不爭氣的車停在路邊。
他無奈地下車,可是翻遍了工具箱,也沒有找到千斤頂。這條路半天都不會有輛車經過。怎麼辦呢?他四處張望,看到遠處有一座亮著燈的房子,於是決定徒步走著去那個人家借千斤頂。
在路上,年輕人不停地這樣想:
萬一沒有人給我開門怎麼辦?
要是主人沒有千斤頂,那怎麼辦?
要是那家夥有千斤頂,卻不肯借給我,又該怎麼辦?
順著這種思路想下去,他越想越生氣,越想越感覺自己倒黴。當走到那間房子前時,他的情緒已經壞到了極點。他使勁地敲了敲門,主人剛把門打開,他衝著人家劈頭就是一句:“他媽的,你那千斤頂有什麼稀罕的!”
主人像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認為來者肯定是個流浪的神經病,“砰”地一聲就把門關上了。
高情商的孩子這樣做
成功需要良好的心態,心態失敗是最大的失敗。很顯然,故事中那個年輕人的失敗是他自己造成的。沒有人說不借給他千斤頂,可是他那種懼怕失敗的心態讓他失去了成功的機會。我們平常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常常會遇到類似的事情。比如,在考試之前,我們總是擔心成績考不好怎麼辦,其實無論考出什麼樣的成績,隻能讓最後的結果說話。事前的任何推測和擔心都是多餘的,它不僅無益於目標的達成,反而會破壞我們的良好心態。
高情商的父母這樣做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對很多事情都有會有自己的期望值,也會對事情有一個最基本的判斷,這並非一件壞事。然而必須要教導孩子,對任何事情的判斷都應該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過度地悲觀或樂觀對事情的結果都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