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1章 他們,更需要正確的答案(1 / 1)

1842年,在英國一個邊陲小鎮,突然一聲槍響打破了深夜的死寂。剛來警察局報到的年輕警察,聽到槍響,就立刻爬起來,跟隨猶太警長匆匆向出事地點趕去。

一位青年人被發現倒在臥室的地板上,身下一片血跡,右手已無力地鬆開,手槍落在身旁的地上,身邊的遺書筆跡紛亂。原來他傾心鍾情的女子,就在前一天與另一個男子走進了教堂。

屋外擠滿了圍觀的人群,死者的6位親屬都呆呆佇立著。他知道,他們的哀傷與絕望,不僅因為親人的逝去,還因為他們是猶太教徒。對於猶太教徒來說,自殺便是在上帝麵前犯了罪,他的靈魂將在地獄裏飽受烈焰焚燒。

而風氣保守的小鎮居民,會視他們全家為異教徒,從此不會有好人家的男孩子約會他們家的女孩子,也不會有良家女子肯接受這個家族的男子的戒指和玫瑰。

這時一直沉默著,雙眉緊鎖的警長突然開了口:“這是一起謀殺。”他彎下腰,在死者身上探摸了許久,忽然轉過頭來,用威嚴的語調問道:“你們有誰看到他的銀掛表嗎?”鎮上的每一個人都認得,那個銀掛表是那個女子送給年輕人唯一的信物。這個年輕人總是每隔幾分鍾便拿出這塊表看一次時間。在陽光下,銀掛表閃閃發光,仿佛一顆溫柔的心。

所有的人都在警長的提醒下想起來了,同時大家也紛紛解釋,此事和自己無關。警長嚴肅地站起身:“如果你們誰都沒看到,那就一定是凶手拿走了,這是典型的謀財害命。”

死者的親人們號啕大哭起來,親情的悲痛頓時噴湧而出。原來站在旁邊表示鄙視的人也開始安慰親屬,表達慰問和吊唁。警長充滿信心地宣布:“隻要找到銀表,就可以找到凶手了。”

門外陽光明媚,六月的大草原綠浪滾滾。年輕助手對警長明察秋毫的判斷欽佩有加,他真誠地問:“我們該從哪裏開始找這塊表呢?”警長的嘴角露出一抹難以察覺的笑意,伸手慢慢從口袋裏掏出一塊銀表。年輕人禁不住叫出聲來:“難道是……”警長看著周圍廣闊的草原依然保持沉默。

“那麼他肯定是自殺。你為什麼硬要說是謀殺呢,這不是正確的答案。”

警長從容地說:“這樣說了,他的親人們就不用擔心他靈魂的去處,而他們自己在悲痛之後,還可以像別的猶太教徒一樣開始清清白白地生活。”

“可是你說了謊,說謊也是違背戒律的。”警長用嚴肅的表情盯著助手,認真地說:“年輕人,請相信我,6個人的一生,比摩西戒律還重要百倍。他們,更需要正確的答案。”

高情商的孩子這樣做

警長是機智的,又是無私的。他在勘察案發現場時,已經很明確地判斷出那位青年人是自殺,然而為了安撫逝者的家屬,讓他們像過去一樣清白地生活,他急中生智從死者的身上拿走了那塊表,製造了他殺的假象。家屬的心靈得到了安慰,而警長卻違背了摩西戒律。6個人的一生比摩西戒律重要,比警長一個人的信仰重要,這就是警長的無私信念。能夠為了眾人而犧牲自己的利益,實在是一種高尚的品質,試想,我們中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高情商的父母這樣做

可能是由於獨生子女增多的緣故,也可能是受到了父母以及爺爺奶奶的雙重疼愛,現在有的孩子表現得越來越專橫和自私。他們眼裏沒有父母、老師、同學和朋友,似乎隻有他自己。這種現象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父母應當加強培養孩子的博愛、分享等情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