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給我做一柄最好的錘子,做出你能做得最好的那種。”多年前,在美國佐治亞州的一座村莊,一個木匠對一個鐵匠說。“我是從外地來的,在這裏做一個工程,我的工具在路上丟了。”
“我做的每一柄錘子都是最好的,我保證。”鐵匠梅爾多非常自信地說。“但你會出那麼高的價錢嗎?”
“會的。”木匠說,“我需要一柄好錘子。”
鐵匠最後交給他的,確實是一柄很好的錘子,也許從來就沒有哪柄錘子比這個更好。尤其值得稱道的是,錘子的柄孔比一般的要深,錘柄可以深深地楔入錘孔中,這樣,在使用時錘頭就不會輕易脫柄。
木匠對這個錘子十分滿意,不住地向同伴炫耀他的新工具。第二天,和他一起的木匠都跑到鐵匠鋪,每個人都要求訂製一把一模一樣的錘子。
這些錘子被工頭看見了,於是他也來給自己訂了兩件,而且要求比前麵訂製的都好。“這我可做不到,”梅爾多說,“我打製每個錘子的時候,都是盡可能把它做得最好,我不會在意誰是主顧。”
一個五金店的老板聽說了此事,一下子訂了兩百把,這麼大的訂單,梅爾多以前從來沒有接過。不久,紐約城裏的一個商人經過這座村莊,偶然看見了梅爾多為五金店老板訂製的錘子,強行把它們全部買走了,還另外留下了一個長期訂單。
就這樣,在一個不起眼的鄉村小鎮誕生的小鐵錘,慢慢成了美國乃至全世界的名牌產品,而梅爾多本人也憑著這些鐵錘終於成為了億萬富翁。
很多人都問梅爾多成功的秘密,他的答案非常樸素,他說:“隻要想想顧客的需要,做出適合他們的,就能夠成功。”
是的,在漫長的工作過程中,梅爾多總是在想辦法改進鐵錘的每一個細節,並不因為隻是一個鐵錘而疏忽大意。盡管這些錘子在交貨時並沒有什麼“合格”或“優質”等標簽,但人們隻要在錘子上見到“梅爾多”幾個字,就會毫不猶豫地買下它,因為他們出自一個能為別人著想的人的手裏。
高情商的孩子這樣做
一心一意為顧客著想,而且隻為產品質量,不為利益所動,這樣的鐵匠是注定要成功的。一把小錘子,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但是要把每一個細節都做好也不容易,它要求鐵匠有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專注敬業的精神。錘子雖然沒有什麼質檢標誌,但是卻打上了他的人格魅力標簽,這是鐵匠成功的根本原因。
我們雖然是一個孩子,或者說是一個學生,但是也要學習這種認真負責和專注的精神,這是我們長大以後立足社會的根本。
高情商的父母這樣做
從現在起就要開始培養孩子做事認真專注的習慣,對細節精益求精的態度,而不是馬馬虎虎,虎頭蛇尾,這可以讓你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很多父母隻重視孩子當下的學習成績,而不注重對孩子的性格、態度與習慣的教育。其實文化教育完全可以和情商教育同步進行,從智商到情商的全麵培養,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