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3章 真誠的交換(1 / 1)

一個英國小鎮上有一個賣菜的老板,他賣各種各樣新鮮的蔬菜,人也非常熱情。經常有些窮人家的孩子來這裏轉悠,雖然他們隻是玩,可店主還是像對待大人一樣與他們打招呼。

“孩子們,今天還好吧?”

“我很好,謝謝。老板,這些馬鈴薯看起來真不錯。”

“可不是嘛。你媽媽身體怎麼樣?”

“還好,慢慢地在康複。”

“那就好。你想要點什麼嗎?”

“不,先生。我沒錢買。”

“用東西交換也可以呀!”

“哦……我隻有幾顆贏來的玻璃球。”

“真的嗎?讓我看看。”

“給,你看。這是最好的。”

“看得出來。嗯,隻不過這是個藍色的,我想要個紅色的。你家裏有紅色的嗎?”

“差不多有吧!”

“這樣,你先把這袋馬鈴薯帶回家,下次來的時候讓我看看那個紅色玻璃球。”

“一定。謝謝你,老板。”

每次店主和這些小顧客交談時,老板娘就會默默地站在一旁,麵帶微笑地看著他們。她熟悉這種遊戲,也理解丈夫所做的一切。鎮上很多貧困的人家沒有錢買菜,也沒有任何值錢的東西可以交換。

為了幫助他們,他就這樣假裝著和孩子們為一個玻璃球討價還價。就像剛才的這個孩子,這次他有一個藍色的玻璃球,可是店主想要紅色的;下次他一準兒會帶著紅玻璃球來,到時候店主又會讓他再換個綠的或橘紅的來。當然打發他回家的時候,一定會讓他捎上一袋子上好的蔬菜。

許多年過去了,老板因病去世。鎮上所有的人都去向他的遺體告別,包括以前那些和他玩交換遊戲的孩子。他們都已經成了社會上的成功人士,而且給他們的恩人籌劃了一個最豪華的葬禮。

老板娘站在丈夫的靈柩前。小夥子們走上前去,逐一擁抱她,親吻她的麵頰,和她小聲地說幾句話。然後,她淚眼蒙蒙地目視他們在靈柩前停留,看著他們把自己溫暖的手放在店主冰冷蒼白的手上。

高情商的孩子這樣做

一次次熱情的問候,一次次真誠的交換,其實隱藏在背後的是對別人的尊重和理解,也是一顆博大的胸懷。孩子們喜歡到菜店裏來玩,店老板就熱情主動地與他們打招呼,這讓那些孩子倍感親切和溫暖。不僅如此,店老板還清楚這些窮孩子的家庭更需要幫助,於是他便借一些沒什麼價值的玻璃球把蔬菜換給孩子們。時間長了,鎮上的人們都把店老板視為自己的恩人。如果你懂得尊重和理解別人,懂得站在別人的角度著想,那麼別人也會回報給你更多。

高情商的父母這樣做

一個懂得理解他人,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人,同樣會受到別人的尊重和愛戴。現在有很多孩子,眼裏隻有自己,隻知道考慮自己的利益,這難免會使他們變得自私與無情,非常不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作為父母,應當培養孩子的換位思考能力,培養他們的慈善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