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培養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的好習慣(1 / 2)

興趣,是孩子學習知識的動力源。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能夠令孩子的學習從自發走向自覺。

陳宇華,1972年生,原籍中國,1978~1984年就讀於長沙市子弟小學。1984~1990年隨父母由湖南到福建廈門就讀廈門一中。1990年以廈門高考文科第一名的成績保送到中國人民大學,1990~1992年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經濟係。1992年以當年大陸唯一的本科生被錄取到美國斯坦福大學。1992~1995年就讀於美國斯坦福大學。1995~1997年就職於美國科爾尼谘詢公司香港分公司。1997~1999年就讀於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1998年就職於美國高盛投資銀行香港亞太區總部。1999年就職於默多克新聞集團北京分公司。2000年1月創辦華有德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和其他的孩子一樣,陳宇華小時候也並不是特別愛好學習,陳宇華的父母後來回憶說。大家都誇宇華聰明,父母倒覺得,小時候她和其他孩子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無論從智力上,還是對學習的興趣上。

像大多數家長一樣,在宇華一兩歲的時候,父母就給她買了許多的書,像什麼《唐詩三百首》《幼兒數學》《十萬個為什麼》等等,一有空閑的時候,就給她灌輸,但是她並沒有表現出多麼大的興趣。往往是父母一邊講,她一邊玩,東張西望,心不在焉的,根本不感興趣。“宇華,給爸爸背背昨天教你的那首詩,好嗎?”“……”宇華擺弄著玩具。“鵝,鵝,鵝……”爸爸提醒道。“……”宇華還是不理,把玩具舉起來,突然說:“爸爸,我要好多好多的玩具!”

父母也沒辦法。看看人家小孩,說:“來,給叔叔阿姨背首詩!”小家夥就搖頭晃腦地背詩:“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父母聽著,十分羨慕。宇華連“鵝鵝鵝”都不會背。父母也不知道該如何辦,甚至有時候想,這孩子是不是有點笨呀?

那時候,她鄰居家有個小孩,就是愛玩,學習成績非常差。雖然管得特別嚴,但成績一直就是上不去。她的父母氣極了,就逼她學習,結果逼也不行,照樣地玩,就打她,誰知道打也不行,那小孩還挺倔,一邊嚎叫,一邊一個勁地喊:“我就不愛學!我就不愛學!打死我我也不學!”聽了這小孩的話,不光她爸媽生氣,宇華的父母也生氣:現在這些小孩,到底想幹什麼?學習條件這麼好,還不愛學,他們愛什麼!

宇華倒是挺喜歡小汽車的,整天拿著個小汽車擺弄,可這有什麼用?“爸爸,汽車為什麼4個輪子?”一天,宇華舉著小汽車問。“4個輪子才穩當呀。”爸爸一邊看報紙,一邊隨口說道。“那,三輪車為什麼是3個輪子?”“……有3個輪子,也就穩當了……”爸爸有些不耐煩,因為他正在看一條重要新聞。“那,自行車怎麼隻有兩個輪子?”爸爸放下了報紙,有些吃驚又有些尷尬地看著宇華,宇華正睜大眼睛看著他。父女對視了一分鍾,爸爸才緩過神來。

從宇華烏黑但充滿了疑問的大眼睛裏,爸爸像是看到了什麼!“這不就是幾何的幾個基本原理麼?”爸爸的腦子裏像有個小火花跳躍了一下,當然,這隻是實際生活中的幾個小小的疑問而已,但正因為是實際的,不是比教學上的理論更鮮明、更活潑嗎!爸爸知道該如何做了,像是大夢初醒一般!“好孩子,”爸爸一把把宇華扯到懷裏,“來,爸爸給你講!”爸爸就用最淺顯的話,認認真真地給宇華講著。令爸爸感到特別高興的是:這次宇華竟然一動不動,昂著腦袋,老老實實地聽著爸爸的話,既不亂講話,也不做小動作了。調皮、不愛學習、不會背“鵝鵝鵝”的宇華,現在多麼像一個好學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