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性格活潑開朗的孩子,總是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容易和周圍的人友好相處,對新鮮的事物有著強烈的探索欲望。
父母注重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有利於孩子健康的成長。由於家家隻有一個孩子,單元樓房的出現又隔絕了人與人之間、家庭之間的交往,父母一般也不放心孩子自己出門玩,孩子們與外界接觸的時間更少了,現在不少孩子變得孤獨,不合群。孩子的天性本應是活潑開朗,對於孤獨的孩子,父母是可以幫助他們改變的。
王誌純1978年12月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爸爸王啟坤是湖北化工研究所的副所長,媽媽張柳青是武漢一位知名作家,良好的家庭背景和父母活潑開朗的性格使小誌純在無憂無慮、快樂活潑的氣氛中度過了歡樂的童年。
孩子出生的第二天,王啟坤就從商店裏買來各種彩色氣球、小搖鈴、一捏能發出聲響的梅花鹿和大公雞等,並把氣球掛在蚊帳上,把小搖鈴、梅花鹿、大公雞等放在孩子的枕頭邊。幾天後他們就有意識地讓孩子觀察彩色氣球,訓練她的視力;不時地搖動小搖鈴,捏梅花鹿、大公雞,訓練他的聽力。由於孩子出生時身體非常結實,小眼睛特別靈活,不到20天她就能把臉轉向發出聲音的地方,還能直盯著蚊帳頂上的彩色氣球看個不停;當把她輕輕抱起來時,她竟能有意識地用小手去指氣球了。
當時王啟坤夫婦倆工資收入很低,生活比較清苦,但給孩子買書卻毫不吝嗇,寧肯吃鹹菜過上十幾天,也要花幾十元甚至上百元給她買成套的《世界著名童話故事》《世界著名神話故事》《世界著名寓言故事》等書籍,還訂了許多畫刊。《孫敬修爺爺講故事》中的那善良、聰明、擬人化的動物以及誠實、勇敢、樂於助人的孩子,成為她成長過程中學習的榜樣;她5歲時開始寫童話,7歲時發表的《小水滴和大鐵釺》,深受小朋友的喜愛。5歲時王誌純在爸媽的指導下就開始啃“大部頭”,《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傳》《封神演義》《中國通史故事》《世界通史故事》《凡爾納選集》《三劍客》《十萬個為什麼》等,她反複讀了多遍。正是由於她早期的閱讀古典文學的魅力才使她能在知識的海洋裏暢遊,取得了令同齡孩子羨慕的成績。
王誌純雖然進入了哈佛大學,但她並非是人們想象的那種埋頭苦讀的“書呆子”,實際上她是十分愛玩的,至今仍然如此。集郵、下棋、畫畫、欣賞音樂等等,她的愛好十分廣泛,有時甚至達到著迷的程度。對她的這些愛好,張柳青從來不限製,隻是在必要時給予適當調控。
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我們給父母們的建議是:
1.創造和睦友愛的家庭氣氛。父母常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和關心,可以緩解孩子對人的冷漠;父母多與孩子一起遊戲娛樂,每天多留一點時間給孩子,與孩子交流感情。在和父母一起遊戲娛樂中,孩子能學到一些與人交往的知識和技巧,特別是能體驗到對他人的關心和愛護。這樣,他們在與同伴交往時,會更輕鬆,也增強了與他人交往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