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培養孩子勞逸結合的好習慣(1 / 2)

孩子需要學習的科目多,知識量大,如果不善於調節,一味增加壓力,不僅學習的效率無法保證,還有可能給孩子帶來意想不到的危害,甚至損害孩子的健康。對學生而言,休息很重要,選擇合適的休息方法更重要,好的休息方式,有時效果比學習更好。

1.不會好好休息就不會好好工作

休息有很多種。對學生而言,最有價值的一種,就是轉移注意力,在充分放鬆的基礎上,對一段時間以來掌握的知識做一次回顧,腦子裏就像放電影一樣,把知識點過一遍,再逐一編織進自己心中的知識網絡結構中。這樣的休息相當於複習,而且有助於知識的融會貫通。

還有一種休息,是在放鬆的狀態下,查找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哪一部分自己感覺比較模糊,哪一門科目自己比較發怵,在休息時的第一感覺,往往都是最準的。這樣的休息相當於做大量的自測題,而且時間更短,能迅速找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及時進行彌補。

當然,如果學生實在過於疲勞,出現了思維不暢、反應遲鈍等症狀,那就需要徹底的放鬆,可以考慮做一些運動。

2.運動——益智健腦的良方

常常參加運動鍛煉的人,在智力和反應方麵明顯高於未參加鍛煉或極少參加運動的同齡人。

運動可提高血糖含量:大腦活動所需的能量主要來源於糖。運動能使人食欲大增,消化功能增強,可促進食物中澱粉轉化為葡萄糖,並源源不斷地提供給腦神經細胞使用。

大腦需要氧氣和其他營養:常常運動的人,心腦血管會更有彈性,血液循環也更通暢。喜歡運動的人,血液循環量比一般人高出兩倍,這樣能向大腦提供更充足的氧氣和營養,使思維更敏捷。

運動是一種積極的休息方式:運動時,運動中樞興奮,可快速抑製思維中樞,使其得到積極的休息,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

運動能改善情緒:通過運動,能有效預防和治療神經緊張、失眠、煩躁和憂鬱症,避免產生思維和反應遲鈍、注意力減退等現象,使人心理更健康,頭腦更靈活。

3.放鬆大腦四法

咀嚼——人在咀嚼時,大腦的血流量明顯增多。這可以保證大腦的供血,保持大腦的正常思維活動。所以,吃飯時一定要細嚼慢咽,不僅有助於消化,還能健腦呢。

跳繩——跳躍可以讓大腦興奮,經常跳繩,可以增加腦神經細胞的活力,有助於提高思維能力。從中醫的角度看,跳繩能刺激全身經絡,使手和上肢的6條經脈氣血暢通,為大腦提供更多營養。

冷熱水浴——先冷水浴接著熱水浴,或者先熱水浴後冷水浴,所產生的冷熱變化能促進血管的收縮和擴張,提高血管彈性,並加大腦部的供血量。可以先用冷熱水洗手、腳,適應後過渡為四肢,最後到全身。請注意控製水溫,開始的涼水溫度不要太低,冷水浴的時間不要太長,注意避免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