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問題的好習慣(2 / 2)

UCLA和加州理工學院的化學係博士資格考試有這麼一項:幾個教授從某篇新發表的文章中提取課題,讓博士生在兩三天內提出解決方案,以此測驗學生對前沿研究的敏銳程度。這種考試有時一個通過的也沒有。

看出來了吧,博士生就應該挑戰學術最前沿的尖端課題,讀博士是為了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這就是獨立思考!

國內的中學學習很少有獨立思考的機會,因此家長才應該千方百計為孩子創造獨立思考的條件,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畢竟,在高考中,孩子是要自己獨立麵對的。

下麵是指導家長之法:

1.讓孩子用自己的話講知識

家長可以讓孩子用自己的話,把一段時期學到的知識講出來。要求是越通俗越簡單越好。把課本的話變成自己的話,就需要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這個過程有助於加深孩子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2.讓孩子對各種題型整理歸納

家長可以讓孩子在做了一定題目的基礎上,對題型分類整理,概括出每種題型的解題技巧和注意事項。通過這種獨立的思考,孩子再見到類似題型,就可以按規律得出正確答案。

3.陪孩子討論難題,按思考的點打分

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討論難題,孩子隻要想出了一個角度或者一個步驟,都給加分。這樣可以鼓勵孩子從不同角度思考題目,明白隻要多思考一點,就離成功近了一步。

4.讓孩子編題目考父母

家長可以讓孩子根據所學知識,編題目來考父母。編題的過程,就是對所學知識深入思考的過程。當孩子能在題目中設置各種圈套,家長就有理由相信,這些圈套在考試中再也難不倒自己的孩子了。

5.站在孩子一邊

當孩子的獨立思考不符合標準答案,被老師判為錯誤,父母應當站在孩子一邊,大聲誇獎孩子了不起,想得比老師都多。同時也要跟孩子講清楚,我們既然要在考試中拿分,就得按照出題人的水平來做題。

6.在生活中,允許孩子發表自己的真實看法

在生活中,當孩子對父母說出了真實看法,不管是錯是對,首先都要鼓勵孩子能獨立思考。如果想法不對,父母可以以平等的態度提出自己的看法,由孩子來自行判斷,切記不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