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媽媽應該怎樣陪男孩玩呢?媽媽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第一,給年齡較小的男孩玩一些簡單易行的遊戲。
媽媽小時候的許多遊戲,盡管道具非常簡易,就是一根跳繩、一條猴皮筋、一個沙包、幾個羊骨頭,但是卻能創造出無數玩法,不僅可以鍛煉年齡較小的男孩手、眼、腳的協調性,而且有利於培養男孩終身受用的創新意識,並使孩子熱愛生命。與此同時,在回憶、講解這些老遊戲時,也能讓男孩更生動地了解媽媽,拉近彼此間情感的距離,讓男孩切身體會到媽媽也經曆了同他們一樣的童年時代。
第二,常帶男孩到大自然裏玩,多進行戶外活動。
英國科學家發現,最快樂的童年記憶都是一些簡單的趣事,比如在戶外建造沙堡、編織花環、放風箏、在池塘中遊泳等戶外活動。與之相比,電視、電腦和其他電子玩具都是童年記憶中最容易被遺忘的東西。到戶外活動不見得非要到很遠的地方,茶餘飯後帶男孩在小區裏轉一轉,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可引導男孩結識一些新朋友,培養他們的交往能力。到戶外活動不見得要花費很多錢,帶男孩到街邊的小公園捉迷藏,到博物館開闊視野,都會讓男孩終身難忘。
第三,寓教於樂,讓男孩在學習中玩。
學習本是枯燥的,但是媽媽通過巧妙的設計,可把知識貫穿到遊戲中,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比如可以和男孩玩拚字遊戲、組詞比賽等,不僅可以激發男孩學習的興趣,借機增加語文的識字、識詞量,而且也讓家長了解、掌握了男孩的學習狀況,可謂一舉三得。
第四,把陪男孩玩作為一項工作。
陪男孩一起玩,就像是“儲蓄”一家人的親密和生氣,讓男孩在歡樂和純真的氛圍中健康成長,這才是送給男孩的最好禮物。在一項喚起最珍貴記憶的研究調查中,所有參與調查的媽媽表示,男孩與朋友和家人在戶外玩耍時,他們感覺最開心,沒有一個人選擇看電視或玩電子遊戲等孤獨的室內活動。
第五,媽媽不要讓玩具替代自己。
如今的玩具琳琅滿目,深受男孩的喜愛。特別是一些益智玩具,得到了家長的青睞。有的媽媽認為,玩益智玩具有助於男孩智力的開發,為此不惜重金買給男孩,而且認為這樣家長也可以得到解脫,因為有了玩具的陪伴,男孩就不會纏著自己了。但是媽媽與男孩的親情、溝通和理解,是玩具取代不了的。媽媽可以和男孩一起玩玩具,在玩中注意觀察、引導、鼓勵孩子,這比起讓他獨自一個人玩,會更加充實、有趣。
第六,在遊戲中樹立媽媽的形象。
媽媽陪男孩玩的過程,也是教育的過程。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對男孩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首先要有耐心,要理解男孩,學會用男孩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和解決問題,切不可輕易否定男孩的決定,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他們。其次是要有童心,要把媽媽的“麵具”摘下,如同朋友一般和男孩玩在一起,這會讓男孩與自己沒有距離感,更加親密無間。
總之,媽媽應當引導男孩學會“玩”,允許男孩玩、指導男孩玩、同男孩一起玩,在玩中,媽媽可以與男孩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7.讓男孩享受玩的樂趣
如果媽媽能在休閑時間和男孩一起玩,並利用玩耍時接觸到的事物和材料,對男孩進行因勢利導的溝通與教育,這樣不僅在輕鬆愉快、無拘無束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獲得了許多知識和感受,而且也避免了男孩因缺少與同伴交往而產生的孤獨感。
對媽媽來說,和男孩一起玩,男孩的良好情緒往往會衝淡自己因工作等方麵原因而造成的不良情緒,並從中體味到童年的回憶和親子之情。而且還能從中發現男孩的興趣特點,以利於引導男孩潛能的發揮。但是有些媽媽,把和男孩一起遊戲看成是“陪孩子玩”,男孩是發起者,媽媽是跟隨者,媽媽被動地跟孩子走,自然是一件不太輕鬆和有趣的事情。
如果把和男孩一起遊戲看成和孩子同在一個遊戲的氛圍中,一起笑,一起探究遊戲中碰到的問題,一起動腦筋想出更好的玩法,共同享受和交流其中的樂趣,媽媽和男孩就會都很開心。
張碩現在是一位很有名氣的建築設計師,尤其在橋梁建築上很有建樹,深得業內人士讚賞。張碩能有今天的成就與他的媽媽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