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有效的管理製度或者規範難實行
家族企業核心員工基本都是企業元老級別的員工,在加上和企業最高管理者存在私人的關係,所以這些家族員工會無視企業的管理製度,有時可能會影響企業正常運行;最後,家族成員很可能會做一些利己而不利於企業的事情來,企業的管理者也會考慮到“肥水沒有流到外人田”或者礙於情麵而不易做出應有的處理。長此以往,製度如何執行。
對於非家族成員而言,一般都是處於公司的普通一般崗位,而企業的管理者則追求以較低的工資換取員工最大的勞動力,有些家族企業即使是員工最基本的社會保險,都沒有給員工購買;另一方麵,很多家族企業沒有形成較強的企業文化。所以處於一般崗位的員工對於家族企業,基本沒有歸屬感,大部分員工均處於幹一天算一天的狀態。基於上述原因,所以很多員工是一種“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心態,對於企業的製度和要求就是不執行不遵守,無視公司紀律和製度,有關技術生產要求就更難執行了。
1.4企業的管理者比較容易做出錯誤的決策
在家族企業中,企業比較重大的決策基本由企業的最高管理者直接決定,在做這些重要決定前,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如:市場信息、生產的實際產能、國家或國際的相關法令等,管理者隻有綜合分析這些信息才能做出準確有效的決策。家族企業在發展的初期,企業的決策對信息的全麵性和管理者的綜合素質要求都不會很高。而隨著企業的不斷壯大,企業的管理者想做出準確的決策,則必須有大量而全麵的信息作為參考,還需要企業管理者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兩者缺一不可。由於家族企業的集權管理,所以家族企業很有可能會做出錯誤的決策,而使企業陷入無法自拔的錯誤決策中。
1.5很難調動家族以外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在家族企業中,家族以外員工很難享受到由於企業的發展帶來的福利。很多家族企業裏麵的家族以外員工福利和薪資都是固定不變的,不會因為企業超額盈利等情況而增加這些員工的福利待遇,而老板和家族成員則會在其中瘋狂的獲利。對於這種家族以外員工永遠是局外人的企業,員工在工作過程中何來積極性、更別說創造性了。
家族管理模式另一特點就是:打小報告成風,弄得人心惶惶。因為老板嫡係員工是其核心成員,因此,能得到更大的信任。這樣沒有一種規範化的管理,對那些“外人”的傷害是很大的。在同一家公司,因為老板嫡係人總是在監視著“外人”,看到“外人”有一丁點不好的舉動,馬上就傳到了老板的耳中。[2]這樣“外人”不論其工作多努力,如果不小心得罪老板嫡係的其中一位,那麼他(她)就永遠得不到一個公平的待遇。所以,在家族管理模式的企業中,無論多麼優秀的人才都無法溶入企業的核心團體。長期以往,外人的工作熱情總會耗掉在家族企業的勾心鬥角中,人也會失去對工作的信心。[3]
1.6技術和生產工藝相對落後
在民營家族企業,員工基本上都是本科及以下,有些員工甚至是小學或字都不認識幾個。技術和工藝人員基本上都是由最基層的員工逐漸做上來,所以他們在經驗上是比較豐富,但是理論知識卻非常缺乏。沒有了理論知識支撐的技術經常是經不住考驗的,尤其是當遇到技術難題時,家族企業就束手無策。
在技術研發方麵投入不足,通常家族企業的管理者隻願意做一些短期並且是小成本的投入,導致在技術方麵存在著高層次技術人員和先進設備的缺乏,這就使得小企業注定沒有技術研究的資本。
每當家族企業遇到技術難題時,他們經常向高校的教授等人群尋求幫助,而始終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
2.解決家族企業管理模式下的弊端
2.1家族企業員工上的變化
在經過初期的發展之後,家族企業在員工上的變化是刻不容緩的。隨著企業的壯大,企業應該及時的引進優秀的專業人才,尤其是在關鍵崗位,一定要讓合適能勝任的人擔當。改變企業發展初期關鍵崗位由家族成員擔當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