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護理
留心室內環境
室內環境的布置應符合該年齡兒童的心理特點,同時要符合安全衛生的原則。
首先,室內的環境布置應有助於兒童情緒穩定愉快,有助於從事各項活動,設法避免一些可能降低情緒、引起疲勞的因素,也應避免一切不安全不衛生的因素。室內設備的造型、數量、布局和色彩都是形成良好環境的因素。室內的色彩應淡雅、平和,牆壁上能夠貼一些與兒童教育內容相符合、有藝術特點的圖片,圖片中的形象要大、簡單、清晰,色彩要鮮明,張數不宜太多。可以經常變換不同內容的圖片,圖片要貼在略高於兒童視線的位置。在室內也能夠懸掛一些氣球、彩球、各種動物玩具以及兒童的手工製品等。
孩子到了三四歲,起初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其獨立性和自主精神逐漸加強,他對什麼事都好奇,都想去親自試試。當然孩子有時去嚐試力所不及的事情,難免碰壁,但正是在碰壁過程中,孩子會不斷地累積經驗和增長才幹。倘若父母總是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極大地限製了孩子,就會使孩子喪失體驗生活的機會。隻有讓孩子去實踐去行動,從不斷的失敗和成功中去體會,才能真正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當孩子獨立做事情,而父母不放心時,應該默不作聲地在一旁觀察,必要時給孩子幫助。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願望,給孩子創造一個自由活動的環境,為他們提供一些良好的鍛煉機會,讓他們自由、健康地成長!
表揚和批評要有分寸
孩子有錯,必須批評;做了好事也要表揚。這樣教育孩子,使他能遵循正確的行為準則,不去重犯錯誤。
對孩子的批評,有兩點值得留心,一是批評要實事求是,不符合事實的指責,孩子會不服,也就收不到批評的效果;二是在弄清事實的基礎上,要簡單明了,無法長篇大論,這是因為孩子終究是孩子,不抓住重點,沒有針對性,孩子不耐心聽,就會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毫沒有效果。
批評怒罵、諷刺或痛打都不是正確的批評方式。批評,隻能心平氣和地指出其不對之處、錯誤所在以及危害性,然後告訴孩子應該怎麼辦。批評的態度要嚴肅而真誠,這樣才會使孩子認識問題的嚴重性而願意改正。
誇獎表揚,也有個實事求是的問題。倘若過多、過度地誇獎,不求事實,對孩子隻有起消極作用,可能會使孩子滋長驕傲情緒,自以為是,看不起別人,並進一步發展成不正視自己的缺點、錯誤,不接受別人對自己的正確批評,這是有害的。
因此批評與表揚都要有一定的分寸。
留心孩子的行為
留心孩子的嫉妒心4歲左右的孩子,都會有非常強的嫉妒心。尤其是那些爭強好勝、性格脆弱的孩子更是如此。比如說,家裏來了小客人,媽媽誇讚小客人聰明漂亮時,孩子就會顯得不高興;或者當鄰居家的小朋友來家做客時,媽媽拿個玩具給他玩,就會引起孩子的不滿情緒。那麼,孩子嫉妒心產生的根源是什麼呢?
原因之一可能是由於父母平時工作較忙,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不夠多,或者平時對孩子的關心不夠,所以當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時,就希望從父母那裏得到更多的愛,希望把全部留心力都放到他身上。當他看到父母把心思放到別的孩子身上時,就會引起他的不滿,他由於擔心母愛會被別的孩子奪走,就會表現出強烈的嫉妒行為。
原因之二,嫉妒心可能是由孩子的自卑造成的。父母平時說話不太留心,動不動就說孩子“真笨”、“真是個傻瓜”,從而使孩子感到自己不如別的孩子聰明,當他聽到父母誇別的孩子聰明時,他就心理不平衡。
因此,父母平時應多關心孩子的言行,認真聽取孩子的意見,愉快地和孩子相處,使孩子感到父母是深深地愛他、最關心他的人,這樣,哪怕父母稍接近別的孩子,也不會引起他的嫉妒和不滿。
留心孩子缺乏耐性據分析,造成孩子做事缺乏耐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7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