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專業的學生本科畢業時授予的學士學位也不一樣,電子信息工程一般授予工學學位,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授予的則是理學學位。
麵對一個帶有“電子”、“信息”這些字眼的專業,恐怕沒人會懷疑它們將來的前途。這兩個專業招生時都是熱門專業,學生畢業時,人才市場上招收該專業人才的單位也是比比皆是,既有赫赫有名的世界500強企業,也有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小作坊,不同的院校“出身”,不同的公司企業,不同的大中小城市,就業環境和薪水待遇會有天壤之別。也就是說,該專業的畢業生如果不是非常挑剔的話,找一個專業對口的“飯碗”還是綽綽有餘的。
(3)生物科學VS生物技術
這兩個專業都屬於生物學,兩者的基礎學科極為相似,比如都要學習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動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等課程。不同之處是,生物科學專業比較注重基礎理論知識的研究和掌握,以及一些基本實驗技能的培養;而生物技術專業注重的是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其閃光點在於充分發揮生物科學的優勢,將生物科學與其他學科結合交叉,從而開發出新的產品、新的技術。
生物科學是21世紀的先導學科,生物技術是21世紀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產業之一,以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為代表的現代生物技術正日益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其中,有60%以上的生物技術成果集中應用於醫藥產業,用以開發特色新藥或對傳統醫藥進行改良,由此引起了醫藥產業的重大變革,生物製藥也得以迅速發展。
盡管這兩個專業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但目前在國內的研究還比較滯後,尤其是生物技術方麵還處於初級階段。長期以來,這兩個專業的就業率一直在低水平徘徊,重點高校的本科畢業生很多選擇了考研和出國,一般院校的畢業生大多到中小企業就業,而師範院校的畢業生則大多到中小學去應聘。
除了這兩個專業之外,生物學還衍生出了許多更細致或更前沿的專業,如生物信息學、生物信息技術、植物生物技術、動物生物技術、應用生物科學、生物係統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等等,這些“多黃蛋”的產生,一起推動著生物學界向前發展。
(4)金融學VS金融工程
金融學是經濟學的分支,金融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在金融領域中的擴展與應用,但是,由於金融產品、金融運作的技術性與風險性,使得對於金融學的研究,不僅運用了經濟學的一般理論和方法,也運用了社會學、管理學的基本內容,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使金融學逐漸成為一門獨立的、綜合性的社會科學。
在大學裏,金融學專業的學生主要學習和研究貨幣銀行學、中央銀行學、國際金融、商業銀行經營和管理等方麵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相關業務的基本訓練,從而具備銀行計劃、信貸、結算、證券交易等業務知識和技能,懂得現代銀行經營管理的理論和方法,熟悉國家有關金融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金融工程是近年才在國內興起的一門學科,是金融學、信息學、工程學的一門交叉學科,它將複雜的數理分析、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自動化技術及係統工程等導入金融領域,使金融乃至整個經濟領域出現了更廣闊的外延與內涵(金融工程的本質特征是創造性,就是在現有金融工具和金融方法的基礎上,發展創造出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方法。打個簡單的比喻,假如把幾卷布匹放在我們麵前,金融學會利用布匹的轉讓、出售等手段實現其最大價值,而金融工程則會將布匹製成衣服或其他布藝產品,從而實現其新的價值。
這兩個專業都是和財富打交道的專業。人們普遍認為,學這個專業將來肯定工資高,待遇好,用許多考生家長的話說,“能進銀行,還怕缺錢嗎?”其實,金融單位不僅僅指的是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也都是這兩個專業畢業生的用武之地。
如同一枚硬幣總有其正反兩麵一樣,金融單位的高收益總是與高風險並存,君不見,古往今來,無數人在金融這個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折戟沉沙。但是,金融學這個“金光閃閃”的招牌仍然吸引著“真的猛士奮然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