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選對專業,求學就業兩不誤(6)(2 / 2)

第36計藝術專業:沒有特長也能報

計謀釋義

同學們都知道藝術生,因為好多中學在分文科班、理科班的同時,還單設了藝術班。藝術班的學生或背著畫夾子,或拎著琴盒子。他們家庭經濟狀況大多比較優越,從小就開始學藝(也有上高中後才開始學的,如美術專業)。他們高考的目標多是藝術院校的美術係或音樂係。

可是你是否知道,隨著電視、電腦這些大眾傳媒的飛速發展和普及,藝術專業中有相當一部分專業是不必考生從小就下苦功來考取的。像製片、照明、錄像、剪輯、編導、播音與主持、影視文學、文化管理等亞藝術專業,你隻要經過一兩個月(甚至時間更短)的簡單準備,就可以去參加藝術方麵的考試。考試的方式也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神秘,如電視製片,麵試時不會考你是否掌握製片技術的每個過程,你隻要對現在的電視行業或國內外新聞事件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和理解就行。老師可能會問:“就你看過的一本課外書或一部電影(電視劇)談談你的看法。”他們要聽的是你的觀點,至於具體說什麼並不重要。

一旦拿到藝術考試(以下簡稱“藝考”)的合格證,高考的門檻就大大降低,文化課分數一般達到同檔次院校的60%即可錄取。

盡管近年來,許多專家學者不斷給藝考潑冷水和提出種種質疑,但誰也不能否認,藝考對於廣大藝術生來說,確實是通向理想大學的一條捷徑。

計謀案例及【點評】

【案例1】

說實在的,當初並沒有想到要考播音。我小時候的理想是當一名外交官,可是外交學院分數挺高,每年都在重點線以上,憑我高中兩年來的學習實力,能上個二本就不錯了,所以我就開始另覓出路。高三時,元旦放假一天,我在家上了一次網,偶然看到中國傳媒大學的《招生簡章》,裏麵播音係的考試內容和方式吸引了我,感覺我也可以試試呀。

對照著《招生簡章》,我開始審視自己:初中時當過校廣播站播音員,普通話比較標準;高中時參加過演講比賽,而且還得了第二名;身高1.75米,也算頎長挺拔;五官雖然長得不像羅京啦、張宏民啦那樣標準,但也說得過去,起碼有棱有角,很像個男子漢。

這麼一對照,更增添了我報考播音專業的信於是我就開始著手準備。《招生簡章》上說,初試、複試都有朗誦,我便把重點放在朗誦練習上。我從書店買了幾盤名家朗誦男聲磁帶,如齊越、徐世榮、贌存昕等,回家後一遍又一遍地聽,仔細揣摩他們朗誦時的語氣、腔調、音高和音色。同時,我還模仿中央電視台國際新聞主持人魯健、康輝等人的風格,練表情,練手勢。這樣練了半個月後,我把自己的朗誦錄了下來。一放音,全家人都嚇了一跳:喲!這是你朗誦的嗎?

考試很順利,初試時,我聲情並茂的朗誦吸5了許多考生的目光。朗誦完後,考場上特別安靜,看到北京來的老師對我頻頻點頭,我就知道,成績準差。

從省會回來後,我又開始了正常的文化課學習。一個月後,中國傳媒大學的專業合格證書就寄到了學校。

【點評】

案例中的考生沒有經過科班訓練就拿到了播音與主持專業的合格證,看起來有點兒不可思議,實示上與之相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你語文好,文筆不錯,可以報影視文學或電視編導;你能言善辯,思維敏捷,可以報導演或製片;你氣質獨特,擅長“撒謊”,可以報戲劇或表演;你體格強壯,視力正常,喜歡“動手動腳”,可以報攝影或錄像;你喜歡唱歌、音響和電腦,可以報錄音和數字媒體;你長相甜美,身材勻稱,可以報空中乘務……甚至你喜歡健美操或街舞,還可以報體育院校的體育表演藝術專業呢!

像這類亞藝術專業,並不需要你有什麼特長和功底,要的是你的天賦和潛質;考的不是你的童子功和技巧,而是你平時“無心插柳”的知識積累。所以我們說,有些藝術專業,考生沒有特長也能報。

【案例2】

河北文科考生小覃,2010年高考成績478分,距本科文科二批錄取控製線還差26分。之前,小覃還參加了全省編導藝術聯考,考了138分,距本科藝術三錄取線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