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紅海南部的也門另一個港口——荷台達港,“濰坊”號的官兵,遇到了更嚴峻的考驗。撤僑當天,沙特對此地的空襲仍在繼續!而此地的撤離人員有455人。首次進入荷台達港的中國海軍,“濰坊”號上的7管30毫米近防快炮直指天際,時刻呈現對空待擊狀態。經過反複推演的預案立即順利實施。警戒組、安全組、行李組、應急分隊,全線進入滿負荷狀態。分組、登記、安檢、登艦,井然有序。中國駐也門大使田琦3月30日晚上對媒體表示,隻有少量中國人留守也門。他稱此次行動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重要實踐”。撤離行動中,需要通過公路艱難地將人員從也門首都薩那運送至荷台達港。
到3月31日,571名中國公民和8名中企外籍員工抵達安全地界,由此,中國宣布也門撤僑結束,第十九批護航編隊恢複護航。這8名外籍人員係來自羅馬尼亞、印度、埃及等國。
緊接著,卻出現了更戲劇性的一幕。“臨沂”號殺了個回馬槍,再赴亞丁。這次,中國海軍協助撤離巴基斯坦等國公民225名。中國海軍新聞發言人邢廣梅4月3日表示,根據習主席和中央軍委命令,中國海軍艦艇執行了這次協助撤離巴基斯坦等國在也門人員任務。這是中國政府首次為撤離處於危險地區的外國公民采取的專門行動,也是中國海軍艦艇首次實施撤離外國公民的國際救助行動。
當地時間2日上午10時15分準時靠岸,在也門亞丁港,中國海軍特戰隊員進行警戒,標牌上寫有“Chinese Navy Security Area. Keep Clear!”字樣英文,翻譯成中文大意是“這裏是中國海軍所設安全區,閑人勿近!”
海軍第十九批護航編隊指揮員薑國平表示介紹,中國駐亞丁總領館領事找到了亞丁的省長,托了關係,而且這位省長還有個親戚隨著“臨沂”艦撤出。有獲救者坦言,這次乘上了來自中國的“諾亞方舟”。4月2日撤離人員中有巴基斯坦176人、埃塞俄比亞29人、新加坡5人、意大利3人、德國3人、波蘭4人、愛爾蘭1人、英國2人、加拿大1人、也門1人。
也就在中國幫助各國撤僑的同時,一名40歲的美國公民賈馬爾·阿拉巴尼在亞丁遇害,成為數周以來也門動亂中喪生的首位美國人。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哈夫2日表示,美軍沒有撤僑計劃。她說:“鑒於也門當前局勢非常危險、不可預估,派軍隊撤僑會讓美國公民置於更加危險的境地。”現場記者當即追問,一艘中國軍艦已經幫助撤離了其他外國公民。哈夫無言以對。
“‘臨沂’號、‘濰坊’號,‘微山湖’號,哈哈,我大山東威武。”在知名軍事網站“鐵血”上,有網友跟帖說。此跟帖引來眾網友紛紛跟帖。乃至有其他省份網友羨慕之、點讚之。
而在軍事專家的眼裏,此番撤僑行動,堪稱史上最快速!
早前遇到撤僑行動,中國並沒有動用軍隊的傳統。比如在並不久遠的2006年4月18日,南太平洋島國所羅門群島首都霍尼亞拉唐人街發生慘案,暴徒衝闖華僑華人店鋪,肆意搶劫、縱火。當時,中國和所羅門群島沒有外交關係。如今以滿頭銀絲、知性優雅著稱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當時係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她與駐新西蘭大使張援遠分別緊急約見澳、新外交貿易部官員,向兩國官員了解所羅門群島局勢。直到4月22日,中國駐巴布亞新幾內亞使館才得以租用當地飛機,將首批中國僑民90人巴新首都莫爾茲比港。隨後,從4月23日至24日,中國駐巴新使館克服困難,全力以赴,在24小時內分四批租用商業包機赴所羅門,將避難僑胞撤至巴新。
再早以前,在伊拉克戰爭期間,中國也有撤僑行動,但當時雇傭的都是地方船舶,中國軍方艦艇都沒有參加。
及至2011年,利比亞危機爆發時,中國動用了海軍第七批護航編隊“徐州”號導彈護衛艦,以及空軍伊爾-76大型運輸機,撤回在利比亞的中國僑民。當時,海軍信息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尹卓少將稱:“這次行動是中國海外軍事行動的一個重要突破,是和平時期維護國家海外利益的一個重要範例。中國海軍應參與國家海外護僑撤僑應急機製,今後這種軍事行動將成為常態。”當時,中國海、空軍,以及中國駐希臘使館租用的郵輪,共撤回有意願回國的35860名中國公民,同時還幫助12個國家撤出了約2100名外籍公民。當時整個撤僑過程,從2月25日行動開始到3月2日,用了6天。在撤僑之初,尹卓還不乏擔心:“由於撤僑船舶缺少被護航經驗,護航海域陌生,以及利比亞沿海局勢不明朗,這次行動有一定的困難。”然而,幾天後安全撤離僑胞的行動,讓尹卓和國人一樣,大大舒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