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如何解決單親家庭中孩子麵臨的問題 (2)(2 / 3)

其一,一個廚來的時間太短了,僅僅夠兩人相互熟悉、並開始彼此親近的程度。當家長和孩子之間剛剛感到親切起來時,一個周末就過去了。孩子們隻有再過一個星期才能見到他的父親(母親)。由於要花許多天才能彌補上這種失落的感覺,上述的那些反常行為便產生了。

其二,對孩子失去監護權的家長在他們孩子的生活中好像是個局外人。這樣的家長和孩子都無法完全了解對方或了解對方的興趣人情緒及行為方式。這樣的家長們並沒有去了解他們的孩子,孩子們也沒有毒了解他們的父母。結果就造成了:迪斯尼樂園綜合症。周末的家長們都願意大把大把地花錢,讓遊樂活動、禮物和沒有營養的食物充斥整個周末。這對孩子來說意味著兩件事:

第一,這個家長很好;第二,沒有必要去遵守任何紀律。一般來說,當孩子們有吃有玩的時候表現得都很好。那麼,如何改變孩子的這些反常行為呢?應增加孩子和無監護權的父親(母親)在一起的機會,這樣反常行為會逐漸減少,綜合症也會逐漸消失。隨著這位父親(母親)與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增多,他們共享的那一段時間就會安排得更為有條理。這方麵家長就會更為了解孩子的生活,並且對孩子的各方麵更加負責,這裏也包括紀律。這樣做會使父母雙方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達成一致,團結合作,為孩子營造了一個更加穩定的成長環境。結果我們就會看到,無論在父母麵前還是在學校,孩子都會表現得更為出色。

一個孩子的三個心願

離婚對孩子的影響不可能被抹刹,但可以減弱。下麵列出的幾種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從父母離婚的陰影中走出來,當然這些對於父母們說很難完成,但對孩子來說通常是最好的心願。

心願1:孩子應該可以自由地與雙親聯係。他們可以打電話或見到任意一方家長而不必害怕會冒犯到另一方。孩子們不用非得在父母間做出選擇,他們不應該擔心選擇一方就會失去另一方。應該允許孩子無論是在父親還是母親麵前,他都可以表現出對兩個人的愛。

如果父母遠離子女情況又會怎麼樣呢?許多這樣的父母都錯誤地認為他們離開後,孩子沒有他們會生活得更好。其實不然,孩子和父母應該盡可能地多聯絡,可以寫信或是打電話,孩子們喜歡電子郵件。也可以通過盤式帶或錄像帶互通消息,或者也可以寄明信片。孩子可以給父母寄去學校通知單和活動請柬的複印件等;在休假或放暑假時,父母與孩子可以互訪。

總之,接觸的越多越好。如果一方家長拒絕聯絡,就應跟孩子說明這並不是他的錯。缺乏父母的聯係通常會使孩子覺得他是一個沒有價值的人。因此應該經常表揚孩子好的品質,給他以安慰。

有些情況下,接觸也應該有所限製。例如不應該讓曾經虐待過孩子的父親(母親)與孩子單獨接觸。象這樣的情況;應該事先給孩子一些建議和勸告。

心願2:孩子們希望父母雙方對自己的要求是一致的,這樣他們會感到更加安全可靠。父母需要在雙方家庭中建立相類似的規章製度,保持它的一致性。父母雙方還需要定期地討論和商定孩子的日常事務,例如孩子可以吃的食物和零食;孩子可以看的電影、就寢時間、洗浴時間、家庭作業等等。這種合作的精神會使孩子感到父母是可親的人。

孩子們總是需要令他們滿意的父母就象父母需要令他們滿意的孩子一樣。父母雙方的一致性會使孩子的心理得到平衡,幫助他們在父母離異的情況下重新調整自我。心理調整的越好,也就意味著在學校的表現和成績就越好。

許多單親父母感到非常內疚。有負罪感的單親父母有讓孩子放任自流的趨勢,他們為孩子尋找籍口“這也不是他的錯誤,他自己也不清楚做了什麼。”放任自流是一種錯誤。單親父母應該言行一致,理解孩子、支持孩子,但卻不能允許孩子有不正當的行為存在,孩子也希望父母能言行一致並用紀律約束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