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化提倡的“仁、義、禮、智、信”,是為儒家之“五常”。最早孔子提出“仁、義、禮”,孟子後來又延伸為“仁、義、禮、智”,到了漢代的董仲舒便在孔孟學說的基礎上,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後世尊為“五常”。這“五常”始終貫穿於中國幾千年倫理的發展中,成為中國價值體係中的最核心因素。
中國古代文化提倡“五常”,是基於建立一種文明有序的社會風氣之需要。何為“五常”之意?簡而言之,在與他人相處時,能夠做到融洽和諧,能夠愛人即為仁;在別人有難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其一把,即為義;敬人即為禮;把日常生活中的東西琢磨透了,能夠明辨是非就叫智;言無反覆、誠實不欺,就叫信。
“信近於義,言可複也;”信者,人言也。遠古時代還沒有發明紙張,記載文字非常不方便,人類在生存過程中累積的經驗或技能主要依靠言傳身教。那時候的人們因生存的需要而抱成團,是非常純真樸素的,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往往需要付出許多生命或鮮血的代價,而這種代價換來的經驗,往往也是最可靠的。所以說,信者,更是人類在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言傳經驗,古人教人做人要守信,不能講空話,而講了的話必須兌現或應承了別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一諾千金”就是很好的詮釋。
我們經常所說的“仁義”或“俠義”,這個“義”字與墨家的“義”有相同之處。《水滸》中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大都是因為路見不平一聲吼,結果為當朝律法所不容,被逼走上梁山。“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是墨子精神的流廣,乃至後世衍生的幫會,都有這種俠義的精神。我們中國人的傳承中就有這種性格,小到個人,可以不惜為朋友兩肋插刀,為了忠或為了義,可以把自己的性命交付給對方;大到民族,當國家變亂動蕩的時候,老百姓可以為國家民族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不畏犧牲。所以,忠義之氣,也是我們民族的優良特性,是非常偉大的一種潛在力量,也是中國文化的表現。這種精神除了來自儒家孔孟的影響外,墨家的行事態度及古代俠義小說的教化作用更大。
墨家的創始人是墨翟,其建立的墨家組織是一個紀律嚴密的學術團體,其首領稱“矩子”,其成員到諸侯各國出任官職的同時,必須推行墨家主張,所領取的工資也必須向其組織奉獻。墨家組織的成員也稱“墨者”,多數來自於社會底層,他們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教育目的,“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尤其注重艱苦的實踐,生活非常清苦。墨者可以“赴湯蹈刃,死不旋踵”。墨者必須服從钜子的領導,其紀律嚴明,相傳“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電視連續劇《大秦帝國》裏有一出場景,描述的就是钜子腹的兒子殺了人﹐雖然得到了秦惠王的寬恕﹐但钜子仍舊堅守“殺人者死”的“墨者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