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裏描述了唐僧師徒一行四人受盡千辛萬苦,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完成西天取經的任務,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信念!是誰的信念?是唐僧的信念!試想,若無唐僧的信念在西行取經的路上貫徹始終,這一支隊伍早已樹倒猢猻散。先來看看孫悟空,七十二般變化,端的是神通廣大,不愧是西天取經路上的護航聖者,但猴子畢竟是猴子,披上朝佛的袈裟仍脫不了心猿意馬的本性,遇到不如意事便常思花果山稱王時的快活,或無唐僧百折不撓的信念在,孫猴子早已一個筋鬥雲翻回花果山重新扯起“齊天大聖“的旗號,自由自在地當他的山大王去了。豬八戒呢,更不用說,師父被妖精捉去了,動輒便“散夥”。西梁女兒國裏,八戒一見女色,便亂嚷嚷道:“我是個銷豬,我是個銷豬!”自詡為一頭“暢銷”的好豬,每當這個時候,他便僅僅是一頭低級的動物——豬。稍稍遇到一點困難,便思散夥,要不是唐僧的信念堅定,他也早已回到高老莊裏做那快活女婿去了。再來看看沙僧如何?淳樸憨厚,老實人一個,他雖不似孫悟空那麼叛逆,也不像豬八戒那樣好吃懶做、貪戀女色,若非當年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惹怒王母娘娘,被貶入人間,在流沙河畔當一鎮河之妖怪,他也不會一心跟著唐僧,任勞任怨,謹守佛門戒律。他雖忠心耿耿,但隻要唐僧說一句“散夥”,他也鐵定卷起鋪蓋重回流沙河去獨霸一方。他們都忠於唐僧,但更忠於唐僧西行取經的那股堅定的信念!
簡單來說,信念就自己認為可以確信的看法,是對自己追求的目標所抱持的一種思想狀態。如果一個人連自己所追求的目標無法確定是否能夠得到,那他內心的思想狀態自然也會搖擺不定。宗教力量的強大就在於它能給信仰者一種堅定的信心,讓每個信仰者都堅信隻要按其所規定的去做,必能獲得一種內心的安定,這份安定繼而喚來信仰者對宗教以更狂熱的虔誠與謨拜。這也就是各種宗教為什麼能長盛不衰的緣故了。信念其實就是一種心理動能,其表現在行為上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士氣激發人們蟄伏酣眠已久的精力、體力、智力以及其它種種能力,以求實現與基本需求或欲望或信仰相應的行為誌向。
一個人若無信念,便如同行屍走肉。馬致遠鼓吹休妻殺子,羽化而登仙,進入絕對自由之境。賈寶玉幻滅之後,走向荒漠,歸彼大漠,跳離紅塵,走向極樂。究其根本,就是他們曾經的信念都已頹廢,不再有人生的轟烈與偉岸,都走向了排除****乃至一切生命欲望的形而上學之境。但是,歸隱、出家是否真的就能夠帶來對生活、對追求喪失信心之人以心靈上的自由與滿足?又是不是人生信念毀滅後的真正歸宿?這同樣是讓人值得懷疑。馬致遠曾經說過:“便作釣魚人,也在風波裏!”假如連這條“退路”都值得懷疑的話,心靈便永遠隻能處於無家可歸、到處流浪的狀態。
你有什麼樣的規劃,你便有什麼樣的人生。信念是意誌行為的基礎,是個體動機目標與其整體長遠目標相互的統一,沒有信念人們就不會有意誌,更不會有積極主動性的行為。所以說,行為隻是信念的實現過程,身隨意動,往往說明的便是這個道理。三國時的阿鬥,世人都認為他是一個傻瓜,是一塊扶不上牆的爛泥巴,可是細心分析,縱觀其結局,三國的末代皇帝中,隻有阿鬥一人是壽終正寢的。我想,阿鬥正是因為充分地認識到自己的短處,自從荊州失守後,通往中原的關隘優勢便已喪失,要想再逐鹿中原與他人爭鋒已不可能,而蜀國又地處僻塞之處,老一輩的人才日漸凋零,新的人才又很難以引進。基於這種清晰的認識,阿鬥便立定了“獨善其身”的策略,保全一家大小的性命便成了他最後的目標,其信念正是建立在這種格局分析透徹的基礎上,方才有了後人認為他傻的種種行為與表現,因為,他也深信,全家老小的性命一定可以保全,隻要方麵得當,顏麵喪盡也罷,被人愚弄也罷,他這種“苟活”的信念從未曾動搖過。請看,阿鬥與宦官雖然廝混在一起,甚至被黃皓把持朝政,表麵上看來,阿鬥更加昏庸無道,貪圖享樂,不理朝政,但終其一生,阿鬥對諸葛亮生前所定下的方針政策是堅信不移的在貫徹。蜀亡後,劉禪移居魏國都城洛陽,留下了“此間樂,不思蜀”的名句,給司馬昭留下了:“我無憂矣!”的好印象,成功地保住了性命。這種結局與其大智若愚的策略與保全性命的信念支撐是息息相關的。當然,於這一點來看,阿鬥之信念就是他要“活下去”的精神支柱,與我們現在所談到的個人追求成功,實現既定目標時所抱持的信念是有所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