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凝聚力(1 / 2)

搜索網上關於“凝聚力”的釋義,有兩種解釋:其一指“內聚力”;其二泛指“使人或物聚集到一起的力量:即加強社會和民族的凝聚力”。凝聚力的概念與表現是指群體成員之間為實現群體活動目標而實施團結協作的程度,所謂群體是指人的集合,包括家庭、朋友、單位、集體、階級、民族、國家等等。凝聚力外在表現於人們的個體動機行為對群體目標任務所具有的信賴性、依從性乃至服從性上。世界上除某些科學發明、文學創作和書本學習等少數事情外,大多數事情不是說依靠個體或少數人力量就能做的,所以也就需要凝聚力。本章節試圖從個人的人格魅力這個角度來分析有關於“凝聚力”對人生追求過程中的重要性。

凝聚力也是屬於人和的範疇,要做到“人和”,首先必須先從自身修養開始,注意個人品德的修養,致力於個人素養與內涵的提升。長久的堅持,始終如一的貫徹,對生活充滿希冀、心懷感恩,擁有無比的熱情,可以使你魅力四濺,感染你身邊的每一個人;我們在前麵的章節已說過:成功其實是不斷致力於更上一層樓的過程,是去實踐、修身、處世、心智、體能、學識以及財富上成長的機會之含義,而信念是讓我們知道自己所求的並且堅信必能獲得;而在成功追求的路途上,孤軍奮戰、單槍匹馬是很難以實現既定願望的,這就必須學會凝聚一幫誌同道合、有誌之士或借助眾多親朋好友的幫助,這就意味著“人和”的至關重要性。

要具有超凡的凝聚力,必須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親和力,提高親和力,就必須要將靈魂的觸須延伸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通過人際關係的交往增強凝聚力。呂布號稱三國時的第一條好漢,可是有勇無謀,毫無容人之量,隻知徒逞匹夫之勇,到他手中的人力資源可謂多矣,可最終隻能落得個眾叛親離,惶惶然如喪家之犬,最後殞命於白門樓。小說《三國演義》中的周瑜又何如?周瑜眼中隻有一個諸葛亮,與之勢不兩立,他也談不上有什麼可取的凝聚力,他心胸狹窄,以為隻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就會太平。後來又發現劉備也非池中物,最好把劉備也殺了或扣押在東吳,天下也就太平了。到最後也隻能吐血而亡,至死仍不知醒悟:“既生亮,何生瑜?”眼光短淺,器量狹小,非英雄所為。具有非凡的領導能力與非凡的親和力之人物,在三國時期當數劉備、曹操、孫權等輩,他們均是此道高手,他們帳下謀士如雲、虎將林立,安得不能建功立業創不世之偉業乎?

梁山泊的英雄都不是隻知吃喝拉撒睡的草寇,他們也是有良知,有理想的,但是,他們的理想因各人的社會地位、階級屬性、經濟狀況而五花八門,宋江的誌向是報效朝廷、立身揚名、光宗耀祖,與其他眾多好漢的理想大相庭徑,然而,宋江卻是梁山泊一百零八條好漢的首領,何故?宋江的仁義固然是英雄好漢們所推崇的,宋江的親和力也是其凝聚好漢們所不可或缺的,其凝聚力之強使得梁山泊這個組織之旗幟飄揚鮮亮,抗擊官府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梁山好漢們“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論秤分銀,異樣穿綢錦;成甕吃酒,大塊吃肉,如何不快活?”宋江正是抓住他們追求盡情地享受生活,寬綽瀟灑地揮霍,任憑天性自由地放縱這種共同理想生活的願望,才把他們緊緊地凝聚在一起,嘯聚山林,也成了他最終與官府談判的一個籌碼,當然,宋江親和眾人、仁義處世的優點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鑒,但其為求立身揚名、光宗耀祖而使用的凝聚手段卻難為後世所稱道。

大至國家民族,小至家庭個人,無處不在顯示凝聚力的重要性。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飽受日本的侵略之苦,而日本之所以敢於進攻中國,主要還是緣於當時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太弱之故。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中國可謂是一盤散沙,從辛亥革命後就從未真正停止過內戰,為日本侵略中國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宋朝、明朝末年,蒙古人、女真人能夠入主中原,也是因為中原人的凝聚力不足導致的結果。宋江、方臘的農民起義對大宋的根基起到了根本性的削弱,李自成起義、吳三桂反叛,都是凝聚力缺失的始作甬者,結果,蒙古人的鐵蹄踏遍大江南北,努爾哈赤進而占據整個中原。俗話說:“家和萬事興”,社會是由每個小家庭所組成的,要經營好個人的小家庭,家長的凝聚力是家和的前提保障。每個小家庭和睦了,社會、國家才能安定、和諧,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是一個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國家,是一個獨立自主自強的人民民主的國家,是一個有著強大凝聚力的主權國家,早在2004年****十六屆四中全會就明確“把和諧社會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可見國家、民族強有力的凝聚及和諧氛圍對凝聚國民、穩定社會秩序、繁榮經濟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