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塑造有自製力的好孩子,有教養的孩子不任性(3)(3 / 3)

可是這位媽媽連眼皮都沒抬一下,說道:“等他掉下來摔疼了,以後就不會這麼幹了。”

果然她的兒子從樹上掉了下來,那位母親也不理會,繼續和朋友聊天。而她的兒子自己爬起來後,拍拍褲腿,又繼續在花園裏瘋跑,隻是再也不上樹了。

這個孩子性格樂觀開朗、勇於嚐試、意誌堅強,應該說和他媽媽的“狠心”教育方式是分不開的。

這位媽媽還教給她的有小孩子的親戚朋友們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比如她要求孩子整理玩具。每次買玩具回來,她都會把包裝盒子保留起來,讓孩子每次玩完玩具後把它放到盒子裏。這樣玩具就會保存得很好,等到孩子不再玩這個玩具的時候,就可以把它們放到網上拍賣。要是孩子在玩完玩具後不收拾,她就會把玩具扔掉,讓孩子再也不能玩這個玩具。媽媽這樣狠心的結果是,讓孩子很懂得珍惜擁有的東西,還學會了愛護和保養。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這句話在告誡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心太軟,不要把所有的問題都自己扛,要讓孩子懂得處理問題,懂得分擔責任。可現今中國的現狀卻並非如此,很多孩子十幾歲了,都沒有自己洗過內衣和襪子;學校裏分配的掃除任務,大多是父母代勞;很多孩子還沒有學會整理自己的書包,更別說是房間了……

或許家長們平時也都聽說過,國外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麵“硬心腸”的事例。而這恰恰是他們愛孩子的方式。他們很少幫忙孩子分擔責任,很少幫忙孩子解決問題。他們把孩子看做野外的小草,隻有經曆了酷暑和嚴寒,才能茁壯成長。

而中國的父母把孩子看做溫室裏的花朵,不能經受風吹雨打。愛是陽光,嚴是風暴,僅僅是用愛灌溉出來的孩子,隻享受過陽光和雨露,沒有經過強風暴雨,永遠不能成長為參天大樹。

愛子之心,人人皆有,但父母的愛要愛得深沉,愛得高遠。不能“心太軟,把所有的問題都自己扛”,要硬起心腸,藏起心中一半的愛,讓孩子自己去成長。

1.父母要學會用鼓勵取代“包辦”

當孩子嚐試自己倒果汁的時候,你是否因為已經預想到大半果汁倒在地上弄得一塌糊塗的情形而大聲說:“寶寶別動,媽媽來幫你。”

你是否因為孩子嚐試自己穿衣而把自己的小肚臍露在外麵,對他說:“媽媽來幫你穿。”

你是否因為孩子嚐試做飯,而把電飯煲燒得黑了底時對孩子說:“媽媽來做,你去看電視吧,一會就有飯吃了。”

那麼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將來即使考上了清華北大也會回來安靜地待在父母身邊,因為他有足夠的理由待在父母身邊。他無法自己換洗衣服,沒有辦法自己一個人去食堂吃飯,無法適應沒有父母照顧的集體生活……一個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人,是不能夠自己獨立生活的,學習成績再好也沒有意義。

所以,當孩子做不好事情或者遇到難題時,父母應該做的是鼓勵,而不是代替。父母無微不至地照顧孩子,寧願自己受苦,不願孩子受累,不讓孩子受一點點委屈,不讓孩子動手做一點點事情。父母的“包辦教育”隻能培養出“高分低能”、“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孩子,這樣的孩子經受不住任何的困難與挫折,更別提對社會有什麼貢獻了。

2.堅決不讓孩子和“懶惰”沾邊

常言道:“櫻桃好吃樹難栽,不下苦功花不開。”孩子們隻有懂得了勞動的辛苦,才會珍惜果實的甘甜。一個好的習慣可以受用終身,孩子隻有從小養成吃苦耐勞的習慣,才能獲得真正的生存能力:當他獨立麵對生活時,才能經得住生活的打壓,能以積極的心態去麵對一切。

勤勞可以激勵和促進著我們前進的腳步,但懶卻也常常可以吞噬著我們的進取的熱情和動力。所以,在孩子的懶惰萌芽時就及時“扼殺”吧,別像寒號鳥一樣,等到後悔就來不及了。

3.嚴格要求,適當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