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塑造有自製力的好孩子,有教養的孩子不任性(4)(2 / 3)

其實,在孩子剛一出生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有了發表見解的企圖,不如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會伸手不斷地去撫摸;當非常喜歡一個人抱自己的時候,他們會依偎在別人的肩頭;當不喜歡某人時,他們會大哭大鬧……這些都是孩子“決策”的表現,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這樣的自主意識會逐漸增強。如果父母從小就為孩子做決定,壓製他們獨有的想法,那麼,20年後的孩子就會成為一個沒有責任感,沒有自主意識的人。

父母要想孩子在多年後獲得幸福的生活,獨自開創自己的天地,那麼在他還小的時候,就要懂得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1.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決策能力

孩子經常被人們稱為“溫室裏的花朵”,所以很多時候總是試圖保護孩子,讓她們不受任何的風吹雨打。然而,當孩子漸漸走出繈褓,成為一個獨立的人的時候,他們則需要一種主見。作為孩子的父母,不可以忽視對孩子的主見的培養,而要在生活的點滴中培養孩子的決策能力。

在平時沒事的時候帶著孩子出外走走,在玩的過程中,可以問他一些問題,比如“你感覺這個公園怎麼樣?”“你說那個小孩子是做什麼的?”……讓孩子在這樣的引導下去進行遐想,發表自己的看法。父母在決定家裏的事情時,可以讓孩子也參與進去,說說自己的見解和意見。時間久了,孩子就會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也就具備了一定的決策能力。

2.讓孩子自己去選擇

“媽媽,我想要那件紅色的連衣裙。”小傑拉著媽媽的衣服說道。“那件衣服太紅了,而且很不好,你就要那件白色的吧。”給小傑說完就毫不猶豫的給買下了那件白色的裙子。

“媽媽,我想去報名學習鋼琴。”小傑又一次問媽媽,媽媽卻說:“鋼琴有什麼好學的,我看還是去給你報一個美術班吧。”於是在不征求小傑意見的情況下,媽媽給小傑報了美術班。

從那以後,小傑再也沒有為自己選擇過,因為她知道媽媽會為自己安排。

孩子天生較弱,但這並不代表她們沒有抉擇的權利,要想讓孩子成為有主見的人,父母就要及時的放手,讓他們感覺到生命的五彩斑斕。隻有讓孩子自己去決定自己的事情,他們才會感覺到自己就是人生的主宰者,才會有更多的信心開創自己的人生。

3.父母的權威性依然存在

很多父母都認為在孩子麵前,父母必須有權威,才可能培育出優秀的孩子,但是,父母的權威卻讓孩子失去了決策的權利。在很多父母意識到給予孩子決策能力的重要性後,有的父母用采取了完全“授權”的方式,最後同樣難以培育出優秀的孩子,其實,在培育孩子決策能力的過程中,父母必須掌控好大人的權威,不可以專政,但也不可能完全授權。如果孩子每天給自己規定練一個小時的小提琴,但是直到睡覺了,他還沒有開始,這個時候,父母就應該拿出自己的權威,督促孩子去完成自己給自己的規定,抑或逼迫他重新製定自己的計劃。

細節62:引導孩子珍惜和合理利用時間

4歲多的雯雯每天上幼兒園之前,都要和媽媽進行一場“內戰”。媽媽催促她趕緊刷牙洗臉,換衣服和鞋子,雯雯則慢慢騰騰,注意力也經常被轉移到別處。媽媽就衝著雯雯大喊,雯雯要麼氣鼓鼓地不予理睬,要麼和媽媽對抗。如果媽媽再嚴厲一點,雯雯就會很不情願地表麵上答應,而行動並沒有跟上,依然是磨磨蹭蹭的。每一件事情都要進行這樣一番“較量”,結果經常是雯雯上幼兒園遲到,雯雯媽上班遲到。對此,雯雯媽很無奈,她不知道怎樣才能改變現在的狀況。

拖拉、磨蹭等行為習慣,是世界性的兒童行為問題。針對這樣的情況,家長需要有耐心和方法,逐步使孩子樹立時間觀念。

有些父母可能會覺得時間觀念的培養不需要很早進行,當孩子慢慢懂事了自然就會。其實不然,時間觀念的培養不僅僅是指對時間的認知,更重要的是對時間的把握和感覺。一個有時間概念的孩子,通常做事情都比較條理、主次分明,懂得合理地使用和分配時間。這種時間概念的培養,與父母的引導息息相關。家長有目的的訓練孩子的時間支配能力,培養孩子有條理的思維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