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祖輩教育VS父輩教育(1)(2 / 3)

優勢一:有耐心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家長是孩子的榜樣,也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雖然這個義務應該由父母來承擔,但是,現在大多數的年輕父母由於工作與生活等原因,往往都沒有太多的時間與精力和孩子在一起,有些爸媽一天甚至一周還不能與孩子見一麵,這樣就不能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也不能很好地聽取孩子的想法,更談不上對孩子進行教育。這對孩子的成長與身心發展,極為不利。

而祖輩們由於退休在家,沒有了工作上的事務,卻可以天天陪伴在孩子們身旁。於是,他們就成了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夥伴,成了孩子名副其實的家長與教育者,他們不僅能照顧孩子的生活,還能夠耐心地傾聽孩子的心聲,尤其是還可以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教育,比如,可以告訴孩子吃飯時不要偏食、不糟蹋糧食,要做一個講文明、有愛心的孩子等,並且可以提供學習的條件,對孩子進行適當的指導。此外,有文化的老人還可以對孩子的學習進行指導,並且可以為孩子提供充足的學習條件。因此,在祖輩的良好影響和教育下,孩子可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而祖輩正確的言行教導也是影響孩子一生發展的基石。

優勢二:有平和的心態照看孩子

我們知道,現代社會處於一個競爭相當激烈的環境,人們的生存壓力非常大,工作中往往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造成心情不好。如果年輕的父輩們將這種不良的情緒帶回家,就會影響家庭的和諧氛圍,而使孩子也生活在不快樂的環境之中,如果長期下去就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在無形的家庭壓力下,孩子也無法快樂地成長。

不過,如果孩子由祖輩們照顧,就不會有這些不快樂。因為祖輩們大都離開了工作崗位,因此他們基本上已不再參與激烈的社會競爭。所以已經退休在家的祖輩們心態相對比較平和,再說他們已經是過來人,對於一些世事紛爭能坦然地麵對,不會因為一點不滿而使自己不愉快。因此,他們通常都能以快樂的心情與孩子相處。而且,有話說“老頑童”,很多老年人也都具有兒童似的心理,這就更使得他們能融入到孩子們的生活行為中,從而跟孩子們建立融洽的關係,我們也常常可以看到老人與孩子一起嬉戲、玩耍的情景,這樣就為他們對孩子實施正確的教育,提供了輕鬆和諧的心理基礎。

優勢三:有時間帶孩子去戶外活動

對孩子來說,經常到戶外活動是一件非常有利於身心發展的事情。因為戶外的一些新鮮事物,不但可以開闊孩子的視野,增長孩子的見識,而且多接受陽光還對他們的骨骼生長很有好處。尤其是一些戶外活動,還是一種很有意義的體能鍛煉。比如放風箏、釣魚、拔草、追逐等,可以讓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長。可是這些事情,對於天天要忙於工作上班的父輩們來說幾乎是個奢侈,而退休在家的祖輩們則可以做到。因為老人時間充裕,可以隨時帶孩子走出家門,祖孫們一起參加一些有趣的戶外活動,從而發揮應有的優勢。

第2節祖輩帶孩子有豐富的育兒經驗,而父輩則沒有

現代的年輕父母在帶孩子、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方麵往往毛手毛腳,經驗不足,尤其是一些80後的新時代父母們,對如何照顧孩子更是摸不著頭腦。他們剛從大孩子晉升為父母,在初為人父母喜悅的同時,卻常常為照顧孩子而煩惱,對一些常見的生活問題不知道如何解決,總是顧得了這邊顧不了那邊,不是方法不對,就是忽略了孩子。這樣一來,常常使孩子遭受一些不必要的傷害與危險。可是,祖輩們在照顧孩子方麵卻有著豐富的經驗,與年輕父母相比,他們經過幾十年的生活積累學到了很多優秀的育兒方法,處理過許多孩子成長中的問題。他們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其中有很多方法還是人們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大多都有可靠的實踐道理。據美國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幼兒交給托兒所、保姆以及年輕父母們撫養,其受傷的危險概率至少要比祖輩們照看增加一倍。這是因為將孩子交給祖輩照看,麵對一些孩子成長的生活問題,以及對危險的事物如何防患於未然,祖輩們比年輕父母往往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