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不能順利地將一件事情完成時,既不要急著幫助他,也不要馬上替他做,可以給孩子一點指導或啟示,讓孩子在我們的啟發下自己一點一點地去解決,這樣不但可以開發孩子的潛能,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因為授人以魚永遠不如授人以漁。
8.學會“袖手旁觀”
作為家長,我們總是擔心孩子不會做事,總是害怕孩子出什麼差錯,尤其是當孩子跌倒了之後,我們總會迫不及待地跑過去,將他扶起來,並會為孩子拂去身上的塵土,之後,牢牢地將孩子抱在懷裏。其實,這樣無微不至的照顧卻使孩子失去了跌倒後自己爬起來的鍛煉機會。所以,當孩子跌倒了或做錯事情後,聰明的祖輩不妨學會“袖手旁觀”,讓孩子學著自己爬起來或是學著將事情做好。
9.不要擔心孩子毀壞東西
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擔心孩子會毀壞家裏的東西,尤其是祖輩家長更是害怕孩子將家裏的物品弄壞了,從而阻止孩子拿或玩那些怕摔的、怕灑的、怕髒的東西。每當孩子剛一接觸這些物品時,家長總是厲聲地阻止,向孩子要過來。殊不知,這樣卻無情地剝奪了孩子嚐試擺弄新事物的機會,而且還失去了孩子對我們的信任。因此,隻要不是危險的物品,當孩子在興致勃勃地擺弄時,就不要大驚小怪地阻止他。
第3節告訴老人,做事作風要大方
一般來說,孩子都是自私、“小氣”的個性,不懂得與他人分享,特別是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時,往往總想據為己有,不讓他人碰一下,自己一個人獨享。但是,如果自私的孩子再加上小氣的家長,那麼,時間一長,孩子就會成為名副其實的“小氣鬼”,無論自己的或自己家裏的什麼東西,他都舍不得給他人一點點,將物質看得比什麼都重要。那麼,這樣的孩子長大也是一個吝嗇的人,而且,做事時總是自己的利益高於一切。可是,這樣的人將來怎麼與他人交往合作呢?怎麼能夠在社會上立足呢?誰願意與他往來呢?所以,孩子的自私雖然看起來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對孩子將來的影響卻極其重大。因此,作為家長尤其是祖輩家長,我們一定要改變自己的做事風格,不要讓自己的“小氣”思想影響孩子,平時在孩子麵前行事時一定要明理大方,做一個大度包容的人給孩子看。當發現孩子有自私、小氣的行為時一定要及時教育,平時要教育孩子學會與他人分享。
小粉3歲了,是個可愛的女孩兒。她和很多孩子一樣一直被家人嬌生慣養著,特別是她的外公與外婆對她更是百般溺愛,可以說什麼事都百依百順。平時外公與外婆給她買了很多好吃與好玩的東西,但是小粉一點兒也不舍得分給自己的小夥伴們。一次,外婆帶小粉出去玩,帶了幾顆巧克力。玩了一陣子後,小粉要吃巧克力,外婆就拿出來,剝開包裝給她吃。但這時身邊的兩個小朋友看到了,也嚷著要吃巧克力,小粉卻說:“這是我的,不給你們吃。”而外婆也順著小粉的意思,不肯給那兩個孩子,並且,還趕緊抱著小粉離開了。
其實,小粉的這種小氣行為,都是外婆教的。小粉1歲多的時候,爸爸媽媽就經常教她把手裏的東西給別人或分給別人一些,這時小粉也很乖,總是大方地將東西交到別人的手裏。可是,由於爸爸媽媽經常不在家,總是外公外婆帶著她。於是,每當她將手裏的東西分給別的小朋友時,外婆總是說:“你怎麼這麼傻,我們家的東西怎麼能給別人。”這樣,小粉變得越來越小氣,凡是自己的東西都看護得跟寶貝似的,外人誰都不讓碰一下。有時,當爸爸媽媽拿零食或玩具給別的小朋友時,她總是哭喊著不讓給人家,並且還會強硬地奪過來,弄得爸爸媽媽都下不了台。有時候,她的東西連爸爸媽媽與外公外婆都碰不得,不然她就會哭鬧個沒完。尤其是當家裏有小朋友來玩時,小粉就會如臨大敵,這時她往往什麼也不做,而是緊緊地看護著自己的東西,生怕他人拿去了。
一個孩子小氣點是很正常的,沒什麼大不了。可是,小氣的孩子往往不喜歡和其他小孩接觸,怕別人會要他的東西,於是他們總是不懂得分享。但是,長期這樣下去就會影響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對孩子情商與人格的良好發展都極為不利。而且,如果孩子從小就很小氣,那麼,他長大以後對父母、對親人也會很吝嗇的。這樣,作為家長,我們還怎麼指望孩子長大後孝順我們呢?因此,孩子的小氣行為一定要想辦法改變與教育,而且,更不可以故意引導孩子去學一些小氣的行為。尤其是祖輩家長,在這方麵往往做得不夠好,因為很多老人由於早年的生活清苦而養成了節約的習慣,從而做什麼事情都不夠大度,於是在帶孩子時也往往會把自己的處事行為傳給孩子,使孩子變得小氣而自私。所以,明智的老人一定要改變自己的思想,不要讓這種想法影響孩子。要知道,現在的孩子本身都已經很自私了,因為他們都是獨生子女,一家人都以他們為中心,做什麼都順著他們的意願,平時的生活中沒有兄弟姐妹分享他們的東西,使得孩子很難教育,因此,為了培養孩子,大人更不該有這樣的思想。平時孩子在身邊,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態度,要表現出大方的一麵,從人文教育角度來說,孩子的過分小氣需要家長的教導,家長應教育孩子要學會分享。那麼,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做呢?首先,作為年輕父母,我們一定要先說服老人,告訴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做事的作風要大方,給孩子做好表率。如果孩子已經形成了自私、小氣的行為,可以從以下幾點教育或引導孩子,以幫助孩子塑造良好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