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為了子女們的放心,平時,祖輩要“與時俱進”,經常學習充電,從而突破“文化缺失”障礙,比如經常看看電視,讀些育兒資料,聽聽育兒講座,上互聯網等,以獲得更多的科學育兒知識和專業育兒問題,更新自己的育兒理念,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學方法,利用自己的優點來克服原來的不足,有效彌補家庭教育的缺失。其實,在信息時代,老一輩也可以與年輕父母一樣,更好地參與到育兒生活中。通過各種方式豐富自己的育兒方法,用最科學、最實用的方法將自己的寶貝孫子教育成才。
對於祖輩來說,在照顧孩子方麵承擔了重要的任務。因此,一定要自覺掌握新的知識。平時無論有無機會專門學習,都要跟上時代步伐,可以多與年輕人溝通或學習。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一定要樹立科學的育兒觀念,成為家庭中的科學育兒教師。要知道,撫養孩子不是單純照顧好他們的生活,還要對他們進行素質教育,給孩子灌輸誠信觀念、法製觀;還要促進孩子身心發展,培養他們尊老愛幼、熱愛勞動、陽光向上;平時要多督促孩子學習文化課,自主學習,勇於創新以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為了讓自己做一名新時代的理性而有素養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祖輩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1.樹立科學育兒觀
在隔代教育中,樹立科學的教育觀非常重要,因為教育觀念的不同往往會使教育的結果出現很大的差異。陳舊、封建的教育觀往往會扭曲孩子的個性,影響孩子的健康發展;而科學合理的教育觀則能給孩子循循善誘,促使孩子的身心向健康的方向發展。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科學地教育他。作為新時代的老人,要以新時代的眼光看待今天的孩子,與孩子之間培養平等、民主的氣氛,建立良好的祖、孫關係,從而樹立起科學的教育觀念。
2.了解誤區,彌補缺失
生活中,有很多祖輩因為愛孫心切,而會幫孩子做太多的事情,什麼事都會替孩子去辦,從而讓孩子失去學習的機會;還有很多祖輩,為了讓孩子高興,總是什麼事都順著孩子,孩子提出的什麼要求都會答應;更有一些祖輩,為了嬌縱孩子,對孩子犯下的錯誤不聞不問,甚至縱容孩子犯錯;等等。殊不知這樣不是在愛孩子,而是在害孩子,因為這樣做的後果會嚴重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所以,聰明的祖輩一定要更新育兒理念,要明白那些都是教育的誤區,要知道,在不同的時代對於教育的觀念也是不同的。接受一些新的理念,正確地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彌補自己教育的缺失,才能更加有益於孩子的成長。
3.通過各種渠道學習
家庭教育是一門綜合性的科學,需要家長不斷地學習。所以,經常帶孩子的祖輩,還需要加強學習,做學習型的家長,不怕辛苦,多接受一些新事物,一些新的教育方式,時刻以科學的知識武裝自己,加強自己的文化知識與育兒智慧,必要時可參加“祖輩育兒培訓班”或“隔代教育講座”,多豐富自己、充實自己,掌握科學育兒的原則與方法,才能不斷提高家教水平,才能使自己的教育行為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有心的祖輩要做到“活到老,學到老”。平時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學習,比如,報紙、電視、網絡、雜誌、圖書、廣播等大眾媒體,學習一些關於兒童生理、心理及教育方麵的知識,同時來了解一下國內外的教育動態,不斷更新自己的兒童觀、教育觀,從而使自己成為新世紀合格的祖輩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