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祖輩父輩“雙劍合璧”,科學育兒(3)(1 / 3)

2.祖輩要照顧好孩子的日常生活

由於孩子的父母要忙於工作與事業,那麼,祖輩在照看孩子的同時一定要照顧好孩子的衣食居行,不但要讓孩子吃飽穿暖,還要用科學的方法養育孩子。對孩子的飲食合理搭配,健康飲食;對孩子的穿戴也要冷暖合適,不要一下子給孩子穿得太厚,天氣熱了就要減一些。照顧好孩子的健康,不讓孩子生病發燒,就可以減輕子女們的生活負擔,並能使孩子健康地成長。

3.對老人的撫養方式要放心

一般來說,老人的心態與情緒,往往比工作緊張、壓力繁重的年輕人要平靜、平和得多,這時因為老人沒有工作的壓力和生活的拖累,再加上歲月的沉澱,而形成了良好的心態。所以,在教育下一代時,老人通常比年輕父母有精力和耐心去撫養與陪伴。對此,年輕的父母可以放心地將孩子交給老人,不要動不動就對老人的撫養方式挑三揀四的,使老人心中不快,使孩子也跟著不能開心地生活。所以,有問題可以多與老人溝通,不要對老人做的什麼都看不慣。

4.陪孩子一同快樂

有人說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是老年人的最好靈丹妙藥。很多老人在照顧孫子成長的同時,自己的身體也越來越健康。據說,這是因為老人從孫子們無憂無慮的成長中獲得了快樂的生命力,不但看到自己生命的延續,也緩解老年的孤寂,還會覺得自己也像孩子一樣的活潑而充滿活力,這樣就會心胸開朗,生活快樂,從而對保持健康的心態大有裨益。所以,作為祖輩可以盡情地與孩子玩耍,陪孩子一同快樂。而作為子女切不可無緣無故地剝奪了老人的天倫之樂,孝順的兒女應還老人一個快樂幸福的晚年。

第4節尋找合適的平衡點,理智控製感情

隨著80後、90後獨生子女相繼步入婚姻的殿堂之後,我們的第二代獨生子女們也陸續走進幼兒園、小學。但是,做了父母的年輕人多為上班族,自然是沒多少時間養育孩子。這時孩子要麼請保姆帶,要麼就幹脆自己不去上班。但是,保姆畢竟是外人,很多年輕媽媽都不會放心。怎麼辦呢?思來想去,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的老爸老媽來幫忙撫養孩子。可是,很多年輕父母又覺得老人的方法有些陳舊,並且害怕老人會溺愛孩子。於是,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常常看不慣老人的方式,而與老人發生衝突與矛盾。其實,家有老人與孩子,如何好好地相處是一門大學問。在撫養與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老年人與現代的年輕人存在著許多教育的懸殊,於是兩代人的育兒觀不同也成了家庭矛盾的一大隱患。都說婆媳關係很難維持良好的狀態,看來孩子是問題的主要源頭。隻要孩子還沒有長大,家裏將會爭吵不斷,婆婆與兒媳婦之爭就不會停止。如此家裏就會失去應有的快樂,無法和睦地相處。而且,這樣孩子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並且生活也不會快樂。

星期五這天下午,由於下班時間早一些,張玲就到幼兒園去接兒子。兒子5歲了,在讀幼兒園大班,雖然也知道寫作業,但就是很調皮。平時總仗著有奶奶護著,而淘氣得無法無天,不服父母的管教。對此,張玲心裏非常窩火。到了幼兒園門口正好趕上放學的時間,張玲正準備進去接兒子,卻看到兒子與奶奶一起走了出來。於是張玲就迎上去,兒子見到媽媽也來接自己,非常高興,於是三個人就一塊兒回家。當走到幼兒園附近的一個玩具店門口時,兒子立即走了進去,看到一個新進的玩具非得要不可。這時張玲覺得家裏的玩具夠多了,就不想再給他買了。而且,前天兒子才買了一個新玩具,如果再買下這個,那個玩具肯定就會扔在一邊不要了。想到這裏,張玲讓兒子放下手中的玩具,快點回家。可是兒子卻不肯放下,並且說:“你真小氣,你不給我買。我讓奶奶買。”“好好,奶奶給你買。”老太太說著就掏出了錢包。“就會溺愛孩子,我不準你給他買。這孩子都讓你慣壞了,現在一點也不聽我的話了。我看以後你幹脆回老家去吧,這孩子不用你照顧了……”張玲指責婆婆說,這時她氣不打一處來,也不知道自己的話傷了婆婆的心。“你……你要趕我走?我天天不怕辛苦地給你們帶孩子,反倒落了不是?你,你真沒有良心!”老太太氣得不得了,一邊與張玲爭吵,一邊還傷心地掉眼淚。這時,一些路過的人看到這個情景,也紛紛指責張玲的不對,說是老人帶孩子多辛苦呀,不但得不到感激,還遭訓斥,真是不應該。說得張玲又生氣又愧疚,但心中又有很多的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