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美國的萊特兄弟,他們為人類的航空事業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創造出了曆史上第一架動力飛機。於是兄弟倆成功的事跡在全世界廣為傳頌,可是誰又知道他們的成功與小時候媽媽的鼓勵有關呢。
萊特兄弟倆小時候就非常聰明,一天他們從做木工的爺爺那兒拿了一些碎木塊兒當積木玩,這時媽媽來了。兄弟倆急忙向媽媽求助:“媽媽,這積木怎麼擺啊您快教我們……”“怎麼擺好呢?好好想一想,就看你們的了。我想你們一定能擺出了不起的樣式。”媽媽溫和地說,之後就在一旁看他們怎麼擺,但沒有伸手幫助。“成了!媽媽您看我壘得多高哇!”“我壘的這個才是漂亮的房子呢!”隻一會兒的功夫,兄弟倆便高興地叫了起來。“不錯不錯,你們倆都壘得很好。沒想到你們真能把一堆雜亂的積木壘成好看的模型,真的很棒啊!”媽媽鼓勵他們說。
等他們長大了幾歲之後,一次,他們那裏要舉行一場滑雪比賽。為了參加,萊特兄弟倆就努力地製作了一個爬犁,可是當他們興衝衝地扛著自己的爬犁去參加比賽時,在場所有的人都在嘲笑他們,因為爬犁的樣子太古怪,滑雪時隻能趴在上麵,而別人的都是可以坐著滑行的。正當他倆被笑得有點不好意思、猶猶豫豫的時候,這時他們的媽媽說:“別擔心孩子,要相信自己的是最好的,盡管去做就行啦。”聽了媽媽的話,小哥倆心中又恢複了自信。隨著“開始!”的口令,他們與其他的爬犁一齊從山崗上飛快地滑下來。這時,雖然他們隻能爬在爬犁上運動,但由於他們的爬犁體積校,阻力小,便很快衝在最前麵,並迅速地第一個到達了終點。
當萊特兄弟倆一個長到11歲、一個長到9歲的時候,一天,他們的父親從外地帶來了一隻名叫“飛螺旋”的玩具,送給了小哥倆。這個玩具的頂部有一副螺旋槳,中間掛著橡皮筋。如果轉緊橡皮筋,就可以帶動螺旋槳使飛螺旋飛起來。這可是一件奇特的玩具啊,萊特兄弟入了迷。這時媽媽問他們:“為什麼飛螺旋能飛起來呢?”
“是啊,飛螺旋為什麼能飛起來呢?”“它們能飛多高呢?”“如果把它做得大大的,我們坐上去能飛起來嗎?”小哥倆的腦海裏浮現出許多新奇的想法,他們真想有一天能坐著“飛螺旋”飛上天去。尤其是當他們在草地上看到老鷹在天上自由自在地翱翔的時候,他們就會更加激動:“哇,看那隻老鷹飛得多麼愜意呀。”“要是我們也能在藍天中自由飛翔,那多麼幸福啊!”
“一切皆有可能,沒有什麼不可能發生。能不能真的在天上飛翔,就看你們的了!”媽媽鼓勵他們說。
是的,沒有什麼事情是不可能的,隻要預料到的事情都有可能成功。在媽媽的鼓勵與爸爸的支持下,終於有一天,萊特兄弟倆做了一架大飛機,飛上了天空!
教育孩子要多鼓勵,讚許的程度決定了孩子自尊的程度,孩子們總是懷著渴望得到大人的讚揚動機去做事,以求得心理的滿足。萊特兄弟,在媽媽的不斷鼓勵與讚許之下,一直奮發向上,終於將人類千年的飛天夢想變為了現實。所以,使孩子進步的是讚許,而不是太多的要求。要知道,有時候一兩句不經意的話,就往往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很大的傷害。而鼓勵與讚許卻可以使孩子體驗到被尊重的喜悅和自豪,從而促使他更加的努力。但是,孩子們生理、心理發育還不成熟,很多時候考慮事情都欠周到,於是常常會把好事做成了壞事,這也是很自然的。對此,不要嚴厲地指責孩子,應先肯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然後再平靜地指出孩子的失誤之處,這樣孩子就比較容易接受你提出來的要求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