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明智的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學會感恩,讓孩子認識到別人為他付出的一切並非天經地義的。所有給予他的幫助都是“恩情”,而在“知恩”之後就應當以行動給予回報,這才是一個有愛心的孩子。因此,平時要教育孩子對父母感恩,因為父母給予了他生命;要告訴孩子對身邊的祖輩們感恩,因為祖輩照顧了他的生活;告訴孩子對兄弟姐妹感恩,因為有他們的相伴使讓他不再孤單。上學以後,要告訴孩子對老師感恩,因為老師給了他教導與知識;還要告訴孩子對自己的同學與朋友們感恩,因為他們給他快樂與友愛。總之,從小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非常重要,凡是生活中對他有幫助的人都要報以感恩的心。那麼,怎樣讓孩子學會感恩,心中對他人充滿關愛呢?以下方法可供你學習與參考:
1.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表現怎樣全在家長的教育。想讓孩子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父母還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平時多做出一些感恩的行為給孩子看。比如,經常孝順父母、尊敬長輩,有好吃的要先給老人吃,如果老人不在身邊要經常打電話,有時間就常去探望,逢年過節多給老人送禮物等。父母對上一輩的感恩行為,就是孩子心中的一盞明燈,會引導著孩子也去孝順自己的父母。此外,父母還要熱愛勞動、樂於助人、尊敬師長、愛護小孩、關心公益活動等,這些都是引導孩子熱愛生活、產生感恩之心的好榜樣。
2.學會感恩父母
為了讓孩子學會感恩,在小的時候就應該讓孩子學會感恩自己的父母,要讓孩子感激父母對自己的養育之恩。比如,每逢感恩節、父親節或母親節時,都提前告訴孩子,讓他購買或製作一些精美的禮物送給父母。爸爸或媽媽的生日到了,也要告訴孩子,讓他對父母送上生日祝福或生日禮物,此時,那些充滿著溫馨的祝福話語或生日禮品,都將是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濃濃愛意與感懷之情。對此,父母不要覺得不好意思接受,亦不要覺得這樣會為難孩子,要知道,作為父母,我們是孩子的至親。如果孩子對父母都不知道關心、不會感恩的話,那麼孩子將來怎麼會感恩他人、感恩生活呢。
3.在幫助中懂得感恩
學會感恩的精神,將是孩子一生的財富。會感恩的孩子,將一生幸福。教孩子感受別人給予的愛,並且心懷感激,這就是初始萌發的感恩之心。同時,再讓孩子學會愛別人,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讓孩子出手相助,這就是樂於助人,當別人致謝的時候,讓孩子了解這是別人對他的感恩。如此,孩子就會在自己對別人的幫助與別人對自己的幫助之中,懂得什麼是感恩。平時可以經常告訴孩子,要永遠記住幫助過你的人,就像別人記住你的幫助一樣,這樣的人生才富有意義。
4.參加家務勞動
其實,想培養孩子的感恩之心也很容易,生活中處處可進行教育。俗話說習勞知感恩,平時可讓孩子親自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比如,擦桌椅、掃地、洗衣服、整理物品、收拾房間、學購物等,既可以讓孩子學到東西,又能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還能讓孩子體驗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鹹,體會到家長養家、持家的不易,從而心生感激之情,感恩大人對他的照顧,感恩生活賦予他的一切。
5.給孩子回報的空間
俗話說知恩圖報,孩子懂得付出、懂得回報,才能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長大後才能生活得快樂。因此,當孩子想要幫助我們做事情的時候,作為家長一定不要拒絕孩子的幫助,也不能說你隻要把書讀好就行了。要知道,孩子隻有懂得體諒、懂得回報,他才能懂得珍惜,懂得關愛。所以,作為家長,平時不要對孩子付出太多,也不要為孩子打理一切事務,更不要對孩子幹預太多。而應該放開手,讓孩子去做一些事情,漸漸地孩子才能懂得幫助他人,才能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