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利用高校學生黨員工作站開展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和服務(1 / 3)

利用高校學生黨員工作站開展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和服務

高教研究

作者:陳晰

[摘要]近年來高等學校學生黨員人數持續增加,截止2012年底已逾290萬人。目前高校學生黨的建設工作中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例如部分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不高、發展後黨員的繼續教育和培養力度不強、部分學生黨員的服務意識不強等。抓好高校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和服務已成為諸多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迫切任務。正確認識高校學生黨員工作站性質、定位和角色,從群體理論的視角入手利用黨員工作站保障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和服務工作的開展是一個新的探索。

[關鍵詞]高校學生黨員 黨員工作站 教育管理 服務 群體理論

1文獻綜述

高校中學生黨員是整個學生群體的先進分子和骨幹力量,高校學生黨員隊伍建設是高校黨建工作的基礎和重要內容。中組部、中宣部和教育部黨組於2013年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若幹意見》,指出並要求各高校應做好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服務工作,“提高學生黨員隊伍整體素質”。

1.1 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和服務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入黨動機不純潔、黨性修養不足。最明顯的不良傾向是學生入黨動機功利化。學生表達入黨的願望並非是“想”要入黨而是“需”要入黨;學生為了實現個人利益而要求入黨,比如黨員身份可以幫助個人前途的發展等。黨性修養不足表現在一些學生黨員缺乏參與黨組織活動和建設黨組織的主動性,政治意識薄弱,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不牢固。這些都不利於黨的建設發展和黨組織在普通學生中形象與威信的建立。

第二,學生黨員教育機製不完善,教育缺乏有效性。高校黨組織普遍重視入黨前的發展教育和積極分子黨課培訓工作,但在加強已發展黨員的思想教育和理論教育方麵卻有所欠缺。很多學生黨員在入黨後便放鬆了黨的理論知識和時事熱點學習,而學校黨組織也沒能在思想和行動上真正重視對已發展黨員的繼續教育問題。同時教育內容的陳舊、照本宣科和不貼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社會熱點直接導致了教育效果不佳。

第三,缺乏一個嚴格的學生黨員管理製度。這主要表現在黨組織沒有明確製定嚴格的目標管理製度和考核評估製度,對於理想信念不堅定的、沒有履行黨員義務和不再符合黨員條件的學生黨員的處理應做到及時處置,在處理這些不合格學生黨員時往往過於寬鬆、找出理由為他們脫責。第四,部分學生黨員的奉獻意識和服務意識淡薄。這一點和學生黨員較弱的黨性修養有關。不少學生黨員並未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對於班級事務和同學困難漠不關心,未牢固樹立為同學、群眾和社會服務的意識,未體現黨員應有的先進性和表率性。

1.2 加強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與服務的措施和對策

一是亟需改進對學生黨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並注意保證教育機製的連貫性和針對性。這是提高黨性修養和提升學生黨員服務意識的關鍵。應在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的同時,結合學生思想實際的教育內容有針對性地、創新地、連貫地在學生黨員的發展階段和發展後階段進行思政教育和引導。同時在改進教學方法上要注重學生黨員自我教育機製的完善,這是建立學生黨員教育管理長效機製的基礎——激發學生黨員堅定追求共產黨人信念的內在動力。要通過學生黨員的自我教育讓他們認識並認同黨的理論、國家的政策方針等的重要性,並親身實踐,從而提升黨性、提高自身素質、深化為同學、群眾和社會奉獻服務意識,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二是要建立一個標準化的考核和清除製度,並保證實施。考核製度主要應涉及考核的原則、考核要求與內容和考核時限。具體的評價指標需考量學生黨員在黨的理論學習、黨員紀律、專業課知識學習和個人作風四大方麵內容。對於考核未合格的學生黨員最重要是需嚴格執行“出口”製度,即及時將未合格黨員清除出黨的隊伍,這一點對於保證黨員隊伍的質量和我黨的純潔性意義尤為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