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煙 長河落日

趣·發現

作者:盛莉

王維是唐代的大詩人,我們曾經學過他的不少詩歌,比如《鹿柴》《渭城曲》等。他的邊塞詩寫得非常好,有一首《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這首詩是王維奉命赴邊疆慰問將士的途中所作。詩歌的大意是:我乘著一輛車要去慰問邊關的將士,已經過了居延縣。我像隨風飄舞的枯蓬草一樣走出了邊塞,踏上了胡人的土地,看見從南方北歸的大雁正翱翔雲天,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到蕭關這裏,我遇到負責偵察的騎兵,他們告訴我,都護在燕然山前線尚未歸營。

這首詩描繪了出使邊塞的艱苦情況,抒發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壯情懷和孤寂之情。詩中有一句是千古傳頌的佳句: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這一句寫出了詩人進入邊塞後所看到的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麵開闊,意境雄渾,所以國學大師王國維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

“大漠孤煙直”和“長河落日圓”是塞北大漠的特有景色,我們身處關內很難見到“直”孤煙和“圓”落日。這是為什麼呢?

大漠孤煙緣何直?

“大漠孤煙”為什麼這樣“直”呢?這是跟風有關。有一首兒歌是這樣說風的:

零級風,煙直上;一級風,煙稍偏;

二級風,樹葉響;三級風,旗翩翩;

四級風,灰塵起;五級風,起波瀾;

六級風,大樹搖;七級風,行路難;

八級風,樹枝斷;九級風,煙囪坍;

十級風,樹根拔;十一級,陸罕見;

十二級,更少有,風怒吼,浪滔天。

對比這首兒歌我們可以知道,當時王維經過的大漠肯定是零級風,風速小於0.3米/秒。如果王維看到的“狼煙”稍稍歪斜,那可能就是風速為0.3~1.5米/秒的一級風。最大的十二級風是什麼樣的呢?那就是風速在64米/秒以上的颶風,這種風多發生在海上,陸地上很少見。如果此時的大漠是十二級風,王維恐怕連點燃“狼煙”的烽火台也看不到了,因為早就被風刮塌啦!

長河落日果然圓?

“長河落日圓”也是一個有意思的科學現象,這個要從光的折射開始說。我們都知道光是沿直線傳播的,但有的時候光的傳播會發生折射。比如將一雙筷子放到水裏,會覺得筷子變彎了。這是因為水阻礙了光的傳播,讓光線發生了偏折,所以看上去筷子就彎了。太陽光到達地球表麵的時候也是如此,包裹地球的大氣也會使太陽光發生折射。如果地麵氣溫高,地麵空氣就蒸騰起來變得厚些,光的折射就大。而塞外的傍晚氣溫低,空氣相對穩定,光經過空氣發生的折射也相對較小,此時我們看到的“長河落日”當然就比關內的圓些啦!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這樣有趣的科學現象,它們被細心的作者觀察到,並寫進了自己的作品,使作品充滿創造和個性。如果你們在生活中細心觀察、用心體會,也一定能寫出優秀的作品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