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貨幣製度實在是太亂了,這一點在結賬的時候首先體現了出來。張澤羽他們吃的這頓飯花了七百五十文,李偉給了一塊一兩多的碎銀子,重量是一兩三錢七分,因為成色不太好,老板要了他們九分五的貼水,然後按照當天的吊值1540,找給他們三粒小銀珠,這小銀珠雖然成色要比李偉給的好,可也同樣不是當時的標準流通銀營平銀的成色,同樣要算貼水,老板按照七分一的貼水算給他們。除此之外,還找給他九十個銅錢。這賬目算的對不對,李偉肯定是不明白,他看了看張澤羽,張澤羽攤手縮脖,表示我也不懂。不懂行的話,被別人蒙了也沒轍啊,讓老板寫了張腳單之後,倆人出了飯館。
找了個沒人的地方,倆人開始研究起這張發票。
“庚寅六月初三?庚寅年是哪年你知道不?”
“還好,他寫的是天幹地支,他要是寫的康熙乾隆多少多少年我還得回去查。這個好算,寅是虎年,今年也是虎年。六十年循環一次,兩次一百二。這邊現在不是一八九零就是一九零二,這都還有辮子呢,肯定不是一九一四。”
“那你看像是哪年?一八九零還是一九零二?”
“我看是一八九零那麵大。剛才不是跟你說了麼,看那些油坊就知道,小鬼子應該還沒打贏甲午呢。”
“你提起甲午我想起來了,你上大學的時候學的是造船吧?”
“我學那點玩意就算了吧。你也知道,大三我就跑出來拍電視劇了。”
“先不說學的好壞,至少你學過吧。在咱們那邊整艘鐵甲艦運過來跟小曰本幹怎麼樣?”
“我要是沒學過,我可能還真比量比量。還就是因為我學過,我感覺這事夠嗆。”
“為啥啊?這都2010年了咱中國還造不了鐵甲艦啊?”
“中國能,咱們不能。船殼子挺簡單的,但是厚裝甲鋼不好焊,這邊現在還都往上鉚呢。另外一個,你拿啥當動力啊。他們這邊都是燒煤的,我上哪給他整個燒煤的蒸汽機放船上啊。船上還得裝大炮吧?相對來說,除了船殼子,這個玩意最簡單了。可是炮彈不好造啊,你要說就造一顆炮彈那容易,隨便找個機械加工廠,不用別人,我自己就能鼓搗出來。可這玩意你要批量化生產,那可費老勁了。最主要的是,就算咱造出來了,也沒人開啊。除了賣北洋,就沒別的選擇了。”
“那就賣給北洋唄,我聽說快打仗的時候,北洋可是到處買軍艦都買不著,也不哪本網絡小說裏說的來著,最後李鴻章差點高價買智利的二手船,本來都定下來了,結果智利人趁火打劫,又要了個天價,這才沒買的。好像曆史上還真有這麼回事,我們賣他先進的新船還能賣不上價啊?就不指望賣上價唄,平價賣他也行啊,總比小曰本打贏了強吧。”
“那對曆史進程的影響可就大了,甲午不敗,清朝還不一定延續多少年呢。”
“咱造反啊~!清朝不能敗給小曰本,但是可以敗給咱啊。”
“那需要考慮的東西就太多了,要解決的問題也太多了。你以為造一艘鐵甲艦那麼容易啊?動動嘴就出來一艘,動動嘴就出來一艘?那說相聲的都能當主席了。這時候的鐵甲艦跟咱們哪邊的航母是一樣的發言權,你想啊,到現在我們就一個二手的老瓦,能打仗的一艘都沒有。你可能會想,鐵甲艦沒有航母那麼高的科技含量,可你想想咱哥倆的能力有多大?能代表中國的科技水平奧?你要說咱們現在就有億萬身家了那行,可咱有麼?說好聽點你醫生我是導演,可自己啥情況自己知道。三六九等裏也隻能算是中等偏下,連個中產階級都算不上呢。”
“你這說話前後矛盾啊,剛才還說要壟斷這邊全國的大豆生意呢,那家夥,雄心勃勃的。”
“不是一個行業的買賣有可比性麼?鐵甲艦是啥?武器!一會回去上網上查一下,想買一台榨油機一堆廠商等著你呢,想買點裝甲鋼板炮管子,你看有人查你沒?你當開茶館的那幫人真像網上說的那樣隻會欺負老百姓啊?人家就盯著這個呢,而且人家幹的非常不錯,國際上都算是好手藝了。你沒出過國你不知道,外國比咱中國可亂多了。美國我是沒去過,可歐洲這幾個大國我都去過了,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我就英國呆的時間最短,9天。德國32天,意大利55天,法國91天。德國拍了一個月的戲,我們劇組被搶了兩次,兩次都有槍。被偷了5次,丟了九本護照。還有一天我們晚上我們睡覺的時候碰上外邊打槍,錄音師知道這是槍聲,還以為碰上別的劇組了呢,就到窗戶邊上拉開窗簾想看看怎麼回事,結果一顆子彈就衝著他飛過來了。好在離得遠,沒穿透玻璃,不然他就交代那了。你說咱們中國有這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