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熊照熙同學的家長王玉俠先生,曾提出過這樣一個“公式”:
X Y=Z……………………公式一
X——老師(包括任課老師和學校環境)
Y——家長(包括父母及家庭學習環境)
Z——學生
這位家長說,同一個班的學生,老師X是一樣的,那麼很顯然學生Z的結果是取決於家長Y的,一樣的是老師,不一樣的是家長。所以,家長才是孩子前途的決定者,而不是老師。這樣說並非貶低老師的作用,實際上學生的大部分知識是在學校和老師那裏學來的,從這個角度講老師的作用是遠遠大於家長的。但是同一個班的學生麵對同樣的老師,每個學生從老師那裏汲取的知識量卻是大相徑庭的,而每個學生汲取知識的能力是家長從小培養出來的,所以孩子最終的成敗是由家長決定的,而不是老師。
參照這位家長的公式,我們又可延伸出另一個公式:
Y=A B……………………公式二
Y——家長
A——家長對孩子付出的愛心
B——家長為孩子所做的細節
老話講,可憐天下父母心,對於絕大多數家長來說,對孩子的愛心都是一樣的,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呢?所以,這個“公式”中的A,顯然應該是一個相差無幾的恒數。
然而,這個“公式”中的B,相差就很大了。有的家長不注重細節,空有一腔愛心,卻使不對地方,甚至好心辦壞事,起反作用。而隻有注重細節、落實細節,才能真正把正能量傳遞給孩子。
從公式一,我們可以看到Y,也即家長的重要性;
從公式二,我們可以看到B,也即家長為孩子所做的細節的重要性。
正是從這兩個“公式”出發,我才下定決心,廣征博引,編就此書,期盼著能為家長們提供一點實實在在的幫助。
丁曉山
2013年3月於首都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