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用時間管理法提高效率(1 / 1)

四川成都有一對夫妻,丈夫是做企業管理工作的,妻子是做成本核算工作的。他們的女兒麵臨高考,學習很努力,但效果一般。為此這兩位家長很著急,也想了不少方法,似乎不見效,後來他們忽然想到,為什麼不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去幫助女兒呢?

父親從企業管理的角度,對女兒的時間進行了管理。他先將女兒在家裏的活動都仔細記錄下來,如起床多少分鍾,吃飯多少分鍾,上學多少分鍾等,結果發現大有潛力可挖。比如說,他發現女兒每天花在等公交車上的時間約為一刻鍾(早、晚各七八分鍾),於是便給有關的車隊打電話詢問情況,對方接電話的師傅問明緣由,非常理解、非常熱情,詳細告知了發車時間和發車規律,結果一下就擠出了10分鍾。這樣一項一項地進行管理,一天居然能擠出45分鍾。這差不多是一節課的時間啊!對一個高三學生來說,一天能多學一節課,這是多麼難得啊。

母親也從自己的專業角度對女兒的學習效率進行了分析。她和女兒進行了交談,力爭弄清楚女兒什麼時候學習效率高,什麼時候學習效率低,進行分項評估,找出原因,再對症下藥。別說,還真見成效。比如說,母親聽女兒說中午老犯困,學習效率低下。於是和丈夫商量,下決心每月花幾百元,在離學校很近的地方給女兒租了一間房,讓女兒每天中午去小睡一會兒,這樣從生理上將影響學習效率的因素排除了。又比如,母親聽女兒說晚上記憶效果好,早上腦子並不太清醒,就建議女兒將早上背單詞改為晚上背單詞,將晚上收拾書包、整理卷子改為早上做,這麼一試,學習效率真的提高了。

女兒在父母的指點和幫助下,時間安排合理了,學習效率提高了,最後考入了北京工商大學。而如果按她以前的成績,能考個本省一般大學就不錯了。

現在做家長的和兒女比起來,並沒有多少優勢可言。但有兩點,恐怕還是比兒女強一點,一是多了幾十年的人生體驗,二是多少有些工作經驗或專業知識。和孩子談談自己的人生體驗當然可以,但孩子們往往嫌煩;而利用自己的工作經驗或專業知識去幫幫孩子,倒不失為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子。不論您是教師、醫生,還是工人、商人,您總能從自己的工作經驗中找出點能夠幫助孩子的辦法來。不信您就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