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由“影視信息手冊”學會搜集、整理信息(1 / 1)

如今的孩子,幾乎沒有不喜歡看電視、看大片、看光碟的,怎麼對孩子的這種自發的興趣加以引導,是許多家長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一位孩子家長介紹了他是如何引導兒子小勇通過自製“影視信息手冊”,從而促進自身學習的經曆。這位家長寫道:

小勇生性健談,電視、電影中看到的故事小品、趣聞軼事、體育音樂、生活常識等,都是他飯後的談話資料。由於看一時,談一時,所以有時不免張冠李戴,不能自圓其說。一次,我在他吹牛穿幫後說:“光看和聽印象不深,還要閱讀有關文章,才能加深理解。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你不妨搞點兒摘抄吧!”“摘抄多費時,學校功課這麼緊,哪有時間?”小勇為難地說。“那不妨搞點兒剪貼吧,既能保存有價值的東西,又省力省時。”我又給他出了這麼個主意。

兒子畢竟喜歡影視,也許我出的這個主意正中他下懷,第二天,兒子就拿起剪刀糨糊,一頭紮到《每周廣播電視》的報紙堆裏尋覓去了。

除原有的《大眾電影》外,我又替兒子訂了《環球銀幕》、《上海電視》,兒子愛不釋手,不久,幾本雜誌都被弄得“千瘡百孔”。原來,不少資料被剪貼到他那“影視信息手冊”中去了,再按剪貼的信息、故事、體育、新聞、軼事等分門別類。就故事而言,有內容提要、讀者觀後感、故事評論等,真可謂一冊在手,胸有成竹。再聽他聊天,有板有眼,有憑有據,令人信服。更讓人高興的是,通過自製“影視信息手冊”,兒子初步學會了如何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利用信息,學習能力大大提高了。

西方學者通常把興趣看作是一種天賦。換句話說,一定要關心孩子對什麼感興趣,這也是老天爺賦予孩子的一筆財富。同樣的環境、同樣的條件,為什麼有的孩子有興趣,有的孩子沒興趣呢?這裏頭或許有點兒先天的因素。

家長僅僅關注孩子的興趣是不夠的,還應如上麵這位家長一樣,設法去拓展深化孩子的興趣。這就需要傾注時間、精力乃至金錢了。但孩子從中學會的本領,一定會“遷移”到學習上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