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理科狀元薑佳立的家長非常注重從日常生活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有一次,薑佳立和媽媽一起買菜回來,媽媽讓孩子幫她算一算今天買菜的錢算對了沒有,然後又給孩子出了一些非常簡單的加法與減法算術題,讓孩子用心算。當孩子算對的時候,他們就用掌聲和誇獎聲回報孩子;當孩子算錯的時候,他們也給孩子以鼓勵。沒想到這一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佳立動腦筋算數的興趣就這樣被調動了起來。以後每次大人去買菜他都要跟著去,幫大人算一下錢數對不對。
吉林高考理科狀元孫宏偉的母親是百貨公司布匹櫃台的一名售貨員,小宏偉小時候經常到她上班的地方來玩。為了培養兒子的心算能力,她經常有意地指著櫃台上的各色布問小宏偉:“扯一尺紅花棉布和一尺藍色呢料布要多少錢?”“扯一丈二尺三分窗紗多少錢?”諸如此類的問題,剛開始小宏偉還要算一陣子,後來算得越來越快了,腦袋越來越靈了,對學數學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
寧夏高考理科狀元劉飛小時候,有一次在電視上看到了一個有關速算的節目,電視上的小孩子對一些複雜的算術題算得既快又準,劉飛的家長乘機對坐在身邊的兒子說:“如果你按照爸爸媽媽的方法來,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達到電視上小孩的水平。”劉飛學心算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了起來。劉飛家長給孩子剪了許多方方正正的小紙片,上麵寫著從0~10的數字。每次讓孩子從中抽出5張進行加法運算,然後再減去3張。
這一遊戲大大地鍛煉了劉飛心算的能力,他愛動腦的習慣也在這一算術遊戲中逐漸養成。這一遊戲還進一步培養了孩子學算術的興趣。
請看,買菜、賣布、看電視……均可被利用來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再不要用“沒時間”、“沒文化”為借口了,隻要肯付出,就一定會有辦法、有機會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