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8章 家與學校的反差越大越好(1 / 1)

北京一位姓曾的家長說,自從女兒上了高三,就如同上了弦的時鍾,一圈一圈轉個不停,十分緊張。女兒非常希望家裏能和學校有點兒不一樣,回到家能緩解一下緊張的神經。於是,這位家長采取了以下幾項措施。

其一,養寵物。

女兒從小喜歡小動物,原來怕她學習分心,也怕養寵物傳染病,家裏就沒有養小動物。如今看到女兒學習這麼緊張,又打聽到給小動物打針後一般不會傳染疾病,家裏便養了一隻貓、一隻兔子、一隻小烏龜,還有十幾條金魚和兩隻小鳥,女兒十分喜歡。每天放學後,女兒和懶洋洋的小貓說一會兒話,又和一路奔跑來迎接她的兔子玩一會兒,再喂喂小烏龜,逗逗小鳥,緊張和煩惱便一掃而光。

其二,養植物。

家裏原來有點兒花草,但不多。此時又補充了吊蘭、石竹、芍藥、菊花等近10個品種,一進家門,滿目花草,心情十分舒暢。

其三,設立“輕鬆角”。

家裏飯廳與廚房之間,有一個約6平方米的“小條兒”,原來堆放些雜物,如今也收拾出來,放上一把搖搖椅,一張小桌子,根據女兒的要求,又放上幾套漫畫書,如《機器貓》、《蠟筆小新》、《櫻桃小丸子》等,再放上一台盒式收錄機和幾盒女兒愛聽的盒帶,還有一些零食。女兒學累了,就到這個“輕鬆角”來,聽著自己愛聽的音樂,翻翻漫畫書,吃點兒零食,一會兒就又精神百倍了。

養小動物一定要注意防止疾病傳染。養植物也要注意通風,因為有些植物比較耗氧,不補充氧氣,家裏會缺氧。

家裏的環境應與學校形成反差才好。換句話說,學校沒有什麼、不讓幹什麼,家裏才應有什麼、讓幹什麼。當然,“輕鬆角”的“開放時間”應有限製。設立“輕鬆角”是為了緩解學習緊張,但不要讓“輕鬆角”適得其反,光“輕鬆”不學習了。

人們對學習這件事的規律,也是逐漸認識到的:一開始,人們認識到學習要集中注意力,於是學習與“專心”就緊密地聯係到了一起。“專心致誌”、“一心不能二用”等話語,成了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常說的話。

接著,人們又發現人的注意力是有時限的。學習心理學家發現,一般小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限大約是20分鍾,中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限大約是40分鍾,於是才有了45分鍾一節課,才有了課間休息。據報道,日本一些小學,實行的是30分鍾一節課,這都是為了遵循學習的科學規律。

再下來,人們又發現,學習與輕鬆也是緊密相連的。人在放鬆的時候,也容易學進東西,於是什麼“快樂教學”、“愉快學習”的提法就又出現了……

而“愉快”、“輕鬆”這些概念,的的確確是與家長、家庭分不開的。誠如美國小說家德萊賽所言:“和睦的家庭氣氛是世界上的一種花朵,沒有東西比它更溫柔,沒有東西比它更優美,沒有東西比它更適宜於把一家人的天性培養得堅強、正直。”據調查,80%的孩子都把“父母當麵吵架”視為他們最害怕的事情。家裏有一個好的氣氛,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