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歲月深處的納涼記憶(1 / 1)

歲月深處的納涼記憶

流光飛舞

作者:宋鶯

日月如梭,似水流年,一晃背井離鄉近20年,每逢盛夏之夜,總會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是故鄉明,風從故鄉來,“開門複動竹,疑是故人來”,總會在縷縷月光編織的鄉愁中,打撈起童年的納涼記憶,“遙想納涼清夜永,窗前微月照汪汪”。

記得在我出生長大的那個老院子,每逢酷暑之時,全院老小就會到院子門口的那個大巷子納涼,各家各戶把涼板、涼席、躺椅搬到巷子裏,或坐或臥或躺,大人們有的打牌;有的喝著蓋碗茶,擺著龍門陣;有的輕搖蒲扇、閉目養神、怡然自得……那鋪著涼板、涼席的地方就成了我們小孩子玩過家家的樂園,童真時代總會用豐富的想象力,把涼板變成我們表演的舞台,快樂地做著各種遊戲。有時也會躺著看小人書,常愛圍坐於爺爺膝下,聽他講了無數遍的《龜兔賽跑》的故事。玩累、瘋累了,大人們還會給我們買冰糕、冷飲吃,各家端出各自消暑的美食:綠豆水、冰粉、涼糕、涼麵、涼粉等,我們小孩子們就像一群饞貓似的蜂擁而上,分而食之,那些舌尖上的味覺記憶曾舞動著最快樂的夏日時光,多年後還散發著家鄉的味道,時常飄在思鄉的夢中!

童年暑假,最愛去鄉下親戚家玩,那鄉村的納涼記憶更是難忘!“納涼高樹下,直坐落花中”,在那草木茂盛的季節,樹密蔭濃,夏花絢爛,瓜果遍地,在植物濃鬱清新的氣息中,不時飄來黃桷蘭、金銀花和梔子的幽香,偶爾一兩朵茉莉翩然落下,如夾著芬芳的飄雪直浸到心裏,融化滾燙的暑意!紅的、白的、黃的胭脂花這裏一叢,那裏一堆地開著,我們會去摘來掐掉它的屁股,抽掉它的花蕊,當小喇叭吹著玩;或做成花環戴在頭上。夏天的鄉村之夜更是迷人,我們會到院壩裏去納涼,“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隻是風”,我們坐在葡萄藤和金瓜藤下,數著星星,聽著蟲鳴,搖著蒲扇,講著笑話和故事,皎潔的月光透過藤蔓斑駁地灑在我們喜笑顏開的臉上,偶爾看到不遠處有螢火蟲如流星般閃過,又會沉醉在“輕羅小扇撲流螢”的意境中。“竹深留客處,荷淨納涼時”,我們最愛到荷塘邊的柳樹下,躺在吊床上納涼,那時那景,很適合用北宋詞人秦觀的一首《納涼》詩來描繪:“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又如漫遊在朱自清描畫的“荷塘月色”之中,聽取蛙聲一片,妙響滌塵,心靜自然涼。

可什麼時候蛙鳴蟬聲都離我遠去,當我坐在鋼筋水泥圍成的各家門各家戶的空調房裏,懷想童年故鄉的納涼記憶,感覺那是市井的歡趣,月亮的色調,荷塘的清芬,故鄉的召喚和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