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泥鰍的少年
流光飛舞
作者:陳廣玲
盛夏的一天,回老家看望父母。頂著炎炎酷暑,走在家鄉的小路上,妻和兒子一邊擦著汗,一邊抱怨著,不該選擇這樣的天氣回鄉。而我卻情不自禁地被不遠處幾個捕泥鰍的少年所吸引……
捕泥鰍的少年,他們一律長袖長褲,頭戴草帽,兩人一組,一人執著名叫“踢罾子”的網,一人手執木棍,沿著水渠拍水趕著泥鰍落網被捕。每每他們收網,網中若有幾條嚇得驚慌失措的泥鰍在亂竄時,少年笑了,露出潔白的牙齒,隨即執網少年嫻熟地把泥鰍倒入背在身上的魚簍裏;若是提網,網中一無所有,或有一條水蛇,或一兩隻青蛙,少年歎口氣,隨即拋掉網中的雜物,繼續下一網的希望……
妻和兒子看少年捕泥鰍,忘了酷暑,他們隨著網中的泥鰍,大呼小叫。而我的手早已癢癢,真想捕一回泥鰍!或許少年看透了我的心思,在他們歇息喝自帶雪碧瓶裏裝的水時,執網少年把“踢罾子”遞給我說,叔叔,你想試試嗎?
我接過少年的網,選中一段水草茂盛的水渠,擺正“踢罾子”,用木棍紮實網口,妻和兒子也融入捕泥鰍的樂趣中,我教他們如何拍水趕泥鰍,越近網口,拍水越要快……在妻和兒子你爭我搶拍水趕泥鰍的歡樂中,我微微感到有泥鰍撞網的震感,我眼疾手快提網。網中的泥鰍不但驚得妻和兒子傻了眼,就連捕泥鰍的少年也停下了喝水,驚呼起我網中的泥鰍。網中泥鰍足有20條,條條肥碩,或黃或黑,尾尾驚慌,發出“嘰嘰”的聲響……
我把泥鰍倒入少年的魚簍,少年有些為難說,這些泥鰍是你們捕的呀?我拍拍兩個長得如泥鰍黝黑少年的肩,微笑著說,網是你們的,你們讓叔有一次捕泥鰍的快樂就無比感謝了!
和少年攀談起來,他們一口咬定我是捕泥鰍的高手。我簡要告訴他們,自己和他們一樣大時,也捕過泥鰍,而且我還告訴他們一些捕泥鰍的要領,察渠草、觀水色是捕泥鰍的必備水平,泥鰍最愛藏身繁殖在草茂混水處,草稀水清處最好不要下網,即使能捕上幾尾泥鰍,也是個小身瘦的泥鰍……少年聽得嘖嘖稱奇。
和少年告別,妻和兒子有點戀戀不舍,而我的思緒卻回到自己捕泥鰍的少年歲月……
兒時家貧,年年學費,都是我和弟弟捕泥鰍掙來,家中的那張“踢罾子”網,成了我和弟弟的搖錢樹。再熱的盛夏,我和弟弟也要出去捕泥鰍,我們捕完了本村的水渠,就去鄰村的,有時遇有一條沒人捕過的水渠,會捕到更多的泥鰍而歸;通過逐年的捕泥鰍,我們也摸索到捕泥鰍的一些要訣。
俗語有,吃魚沒有捕魚樂!其實這是對偶爾捕魚人說的,細想想,一個盛夏整天頂著酷暑在外捕泥鰍,何樂而有?還不是生計所逼呀!
看著漸行漸遠捕泥鰍的少年,我想他們的家庭生活一如我少年時代,因為他們的魚簍上貼有歪歪扭扭的標簽──“新捕的泥鰍,兩元一斤!”。在我為捕泥鰍少年的生活感到擔憂的同時,也有絲絲欣慰襲心而來——他們定是早懂事的孩子,喝著自己帶的水,隨處捕泥鰍隨處賣;在同齡孩子躺在空調間的床鋪上吃著冰淇淋的時候,他們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頭頂酷暑,腳踩水渠,隨時有可能遇到被玻璃瓶碎片劃破腳掌的危險,頑強地與生活抗爭著;從他們的臉上,我看到他們猶如泥鰍在貧瘠的環境下堅毅生存下來的健康笑臉,從他們少言的話語中,我聽懂了他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
回到老家,我跟父母說起路遇的捕泥鰍的少年,父母指指牆角那張羅滿蜘蛛網的“踢罾子”,微笑著,回味著……而此時的我,不知為何,猶如一尾泥鰍,被歲月的網捕住,陷入記憶的驚恐中,掙紮著,不甘著,努力著,憧憬著……